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分析与改进对策

被引:37
作者
黄艳
朱雁
赵江丽
唐芸
宋淑芬
齐莉
机构
[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 导管异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2 [护理一般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发生方式、特征及改进措施。方法:汇总近期441例行PICC患者数据,对发生导管异位的数据予以统计计算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441例患者中,33例发生PICC导管异位,总发生率7.5%。其中左、右上肢静脉异位发生率分别为7.8%和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发生率均低于同侧头静脉(P<0.01);发生异位的部位分别是腋静脉15例、颈内静脉9例、右心房5例及其他静脉分支4例。改进方法包括利用手法复位、退管改变体位、边输液边送管等。结论: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的高低与所选择的穿刺静脉、外测量方法、血管解剖变异、患者体位、操作者对血管解剖掌握熟练程度及送管技巧有关。为减少PICC导管异位的发生,置管建议首选贵要静脉,宜选用适合国人测量方法即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肋,送管时患者的体位有待改进;大多数PICC导管异位可以调整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25例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J].
赵锐祎 ;
谢彩琴 ;
曹素娟 .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06) :526-528
[2]   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J].
楼晓芳 ;
高剑虹 ;
朱海虹 .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08) :64-65
[3]   X线辅助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 [J].
于健春 ;
王秀荣 ;
蒋朱明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06) :17-19
[4]   Analysis of tip malposition and correction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laced at bedside by a dedicated nursing team [J].
Trerotola, Scott O. ;
Thompson, Steven ;
Chittams, Jesse ;
Vierregger, Kristen S. .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2007, 18 (04) :51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