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法中4种不同捕集方式对茶叶香气成分测定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赵玥 [1 ]
肖成杰 [1 ]
蔡宝国 [1 ]
李琼 [2 ]
崔俭杰 [2 ]
机构
[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精香料技术与工程学院
[2] 上海香料研究所
关键词
茶叶; 香气; 固相微萃取; 吹扫捕集-热脱附; 搅拌磁子吸附;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吹扫捕集-热脱附(purge&trap-thermal desorption,P&T-TD)、搅拌磁子吸附(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动态顶空吸附(head space sorptive extraction,HSSE-1、HSSE-2和HSSE-3)4种捕集方式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山东崂山茶和福建乌龙茶进行分析,研究茶的挥发性香气组分。结果显示:茶的香气主要由烯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组成;4类茶均含有大量的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化合物,其中福建乌龙茶含量最高;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山东崂山茶属绿茶类,酯类、杂环类、芳香族类以及酚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通过HSSE-1、HSSE-2对茶叶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冲泡前后组分种类和含量略有不同。组分之间的差异使茶形成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茶叶的特有风味。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黄茶香气成分 [J].
刘晓慧 ;
张丽霞 ;
王日为 ;
王超 .
食品科学, 2010, 31 (16) :239-243
[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J].
王力 ;
蔡良绥 ;
林智 ;
钟秋生 ;
吕海鹏 ;
谭俊峰 ;
郭丽 .
茶叶科学, 2010, 30 (02) :115-123
[3]   固相微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青山绿水茶叶的挥发性成分 [J].
詹家芬 ;
陆舍铭 ;
孟昭宇 ;
向能军 ;
曹秋娥 ;
缪明明 .
色谱, 2008, (03) :301-305
[4]   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快速测定烟用印刷油墨中的挥发性成分 [J].
杨勇 ;
侯英 ;
杨蕾 ;
王保兴 ;
徐济仓 ;
刘静 ;
杨燕 .
云南化工, 2007, (06) :28-31
[5]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茶叶香气的分析 [J].
叶红 ;
周春宏 ;
王克其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12) :138-141
[6]   金萱乌龙茶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J].
苗爱清 ;
凌彩金 ;
庞式 ;
赵超艺 ;
胡海涛 ;
曾文伟 .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09) :82-83+97
[7]   采用HS-SPME/GC-MS/GC-Olfactometry/RI对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香气的比较分析 [J].
窦宏亮 ;
李春美 ;
顾海峰 ;
郝菊芳 .
茶叶科学, 2007, (01) :51-60
[8]  
弘扬中华茶文化[J]. 汪桓武,何莲,汪江.贵州茶叶. 2006(04)
[9]  
弘扬中华茶文化[J]. 汪桓武,何莲,汪江.贵州茶叶. 2006 (04)
[10]   应用搅拌棒吸附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烟用香料的化学成分 [J].
侯英 ;
杨蕾 ;
王保兴 ;
徐济仓 ;
杨勇 ;
杨燕 ;
曹秋娥 ;
谢小光 .
色谱, 2006, (06) :6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