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演南方海相层系热史动态演化的新温标——磷灰石、锆石(U-Th)/He年龄和封闭温度

被引:14
作者
秦建中 [1 ]
王杰 [1 ]
邱楠生 [2 ]
Brent McInnes [3 ]
陶成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CSIRO Earth Science & Resource
关键词
(U-Th)/He年龄; 封闭温度; 抬升剥蚀; 热史动态演化; 热史模拟; 南方海相层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和通江地区的11个岩心和露头样品进行锆石、磷灰石(U-Th)/He定年分析,初步建立了He年龄-深度/温度动态演化模式,该地区磷灰石He封闭温度为85℃。川东北钻井岩心和剖面样品经历相同的热演化历程。该地区第三纪至第四纪为冷却抬升剥蚀主要时期,剥蚀速率约为74.8~172.5m/Ma,剥蚀厚度大约为2 800~3 000 m,地温逐渐降低到磷灰石He封闭温度,直至达到现今温度,与青藏高原隆升引发的新构造运动在四川盆地的响应有关。普光5井等3 200 m以上中生界样品未经历过锆石He封闭温度,可能只有3 200 m以下的样品经历锆石He封闭温度,但所有样品都经历了磷灰石He封闭温度。根据锆石(U-Th)/He年龄大致推算出,川东北地区可能在晚侏罗世开始抬升,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普光-毛坝地区和通江地区都处于缓慢抬升剥蚀阶段,只是普光-毛坝地区抬升剥蚀开始时间要早于通江地区。磷灰石和锆石He封闭温度和年龄揭示了该区动态热演化历史。该区在178.0 Ma之前古地温大于170~190℃,随后地层继续抬升,古地温下降;在40.5~178.0 Ma时,古地温为85~170℃;在0~40.5 Ma时,现今地温小于85℃。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Evidence of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y of Northeast Sichuan Basin-(U-Th)/He Low Temperature Thermochronometry of Apatite and Zircon[J]. 秦建中,王杰,邱楠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06)
[2]   高演化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古温标的直接指标——包裹体均一温度 [J].
秦建中 ;
饶丹 ;
蒋宏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5) :494-498
[3]   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在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 [J].
任战利 ;
刘丽 ;
崔军平 ;
肖晖 ;
高胜利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4) :502-506
[4]   沉积盆地有机质自由基热演化特征及其作为古温标的探索 [J].
徐二社 ;
邱楠生 ;
秦建中 ;
郑伦举 .
地质学报, 2008, (03) :413-419
[5]   川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热历史的裂变径迹分析 [J].
沈传波 ;
梅廉夫 ;
郭彤楼 .
天然气工业, 2007, (07) :24-26+131
[6]   川东北地区热流史及成烃史研究 [J].
卢庆治 ;
郭彤楼 ;
胡圣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5) :549-551
[7]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J].
杜春国 ;
郝芳 ;
张树林 ;
邹华耀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4) :1-5
[8]   碳酸盐岩层系热历史恢复的有机质自由基古温标研究 [J].
邱楠生 ;
李慧莉 ;
金之钧 ;
朱映康 .
地质学报, 2006, (03) :390-397
[9]   川东北地区异常高压形成的地温场背景 [J].
卢庆治 ;
胡圣标 ;
郭彤楼 ;
李忠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5) :1110-1116
[10]   激光拉曼光谱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J].
何谋春 ;
吕新彪 ;
刘艳荣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11) :1363-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