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青藏高原深厚及浅薄降水云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44
作者
潘晓
傅云飞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云; 红外辐射温度; 气候特征; 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98-2007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的融合资料,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深厚降水(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及浅薄降水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及红外信号特征,并对其日变化特点和降水的经向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原降水主要以深厚弱对流降水为主(67.8%),浅薄降水次之(26.4%),深厚强对流降水出现最少(5.8%)。不同云顶红外辐射温度的平均降水廓线表明,深厚降水从雨顶高度至近地面高度均经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而浅薄降水只有增大过程。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的降水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6:00(地方时,下同),降水强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8:00和13:00,其中深厚强对流降水强度在00:00还出现次峰值。浅薄降水的降水频次及强度峰值均出现在20:00,呈现夜雨特点。深厚降水和浅薄降水的云顶红外辐射温度日变化特征相似,最低值均出现在19:00。深厚强对流和深厚弱对流降水具有明显的东移特征,其中深厚弱对流降水的东移特征更为明显,而浅薄降水无明显的经向传播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91 / 120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文集编辑组 编, 1984
[12]  
青藏高原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79
[13]   Accelerated Change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J].
Zhong, Lei ;
Su, Zhongbo ;
Ma, Yaoming ;
Salama, Mhd Suhyb ;
Sobrino, Jose A. .
JOURNAL OF CLIMATE, 2011, 24 (24) :6540-6550
[14]  
Robust relations between CCN and the vertical evolution of cloud drop size distribution in deep convective clouds[J] . Freud E.,Rosenfeld D.,Andreae M. O.,Costa A. A.,Artaxo P..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8 (119)
[15]   基于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的亚洲对流和层云降水季尺度特征分析 [J].
傅云飞 ;
张爱民 ;
刘勇 ;
郑媛媛 ;
胡运芳 ;
冯沙 ;
曹爱琴 .
气象学报, 2008, (05) :730-746
[16]   基于TRMM卫星探测的夏季青藏高原降水和潜热分析 [J].
傅云飞 ;
刘奇 ;
自勇 ;
冯沙 ;
李跃清 ;
刘国胜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1) :8-18
[17]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J].
王同美 ;
吴国雄 ;
万日金 .
高原气象, 2008, (01) :1-9
[18]   夏季青藏高原与东亚及热带的降水廓线差异分析 [J].
刘奇 ;
傅云飞 ;
刘国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7, (08) :885-894
[19]   基于热带测雨卫星探测的东亚降水云结构特征的研究 [J].
傅云飞 ;
宇如聪 ;
崔春光 ;
徐幼平 ;
刘国胜 ;
刘勇 ;
郑媛媛 .
暴雨灾害, 2007, (01) :9-20
[20]   TRMM卫星探测青藏高原谷地的降水云结构个例分析 [J].
傅云飞 ;
李宏图 ;
自勇 .
高原气象, 2007, (01) :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