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下一步

被引:2
作者
马万里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代理人; 权力本位; 权利本位;
D O I
10.13891/j.cnki.mer.2015.10.009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针对工具意义上的财政分权改革,应进一步延伸至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重塑。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表现为地方行为选择与中央目标不一致、地方行为选择与社会公众目标不一致。地方政府具有地方代理人、中央政策执行者和自主决策者的多重身份,正是在权利本位下地方代理人角色的缺失才是地方政府行为变异的根本原因。未来的改革应从政府权力本位向民众权利本位转变,塑造维护民众权利的"地方代理人",创建"以民众为中心的地方政府",突出强调满足民众需要的权利思想,实现权力-权利匹配;还应加快建立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构建问责有效的财政分权。上述内容构成了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下一步。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分权体制、地方征税努力与环境污染 [J].
踪家峰 ;
杨琦 .
经济科学, 2015, (02) :30-43
[2]   财政分权不充分、竞争策略扭曲与社会救助支出:内在逻辑与中国的实际 [J].
王增文 ;
邓大松 .
社会保障研究, 2015, (02) :62-68
[3]   中国城市政府支出政治分析 [J].
何艳玲 ;
汪广龙 ;
陈时国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7) :87-106+206
[4]   财政激励、政府主导与经济风险 [J].
李永友 .
经济学家, 2014, (06) :14-24
[5]   “双刃剑”上的中国财政分权——基于经济增长和波动效应的研究 [J].
林勇 ;
卓玛草 .
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3) :117-122
[6]   财政分权有利于贫困减少吗?——来自分税制改革后的省际证据 [J].
张克中 ;
冯俊诚 ;
鲁元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12) :3-15
[7]   人民主权——财政体制设计的逻辑起点 [J].
刘玲玲 ;
冯健身 .
财政研究, 2005, (11) :2-4
[8]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M]. 格致出版社 , 周黎安,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