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晚古生代的底侵作用——来自橄榄玄粗岩与埃达克岩的证据

被引:18
作者
赵振华
熊小林
王强
白正华
乔玉楼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底侵作用; 橄榄玄粗岩系火山岩; 埃达克岩; 晚古生代; 新疆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北部广泛分布晚古生代橄榄玄粗岩系火山岩和埃达克岩,它们均明显富碱,与区内同时代碱性花岗岩共同构成新疆北部富碱火成岩省。橄榄玄粗岩系火山岩和埃达克岩同位素年龄为250-280Ma,143Nd/144Nd比值高,εNd(t)值为正值,Nd模式年龄低(tDM<1.0Ga),较低而变化范围较大的(87Sr/86Sr)i(0.7040-0.710),这些特点均表明它们的源区物质为底侵幔源玄武质岩浆,并可能受到下地壳混染。结合区内地球物理资料,如加厚的地壳、复杂的莫霍面结构、高热流值及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墙群和碱性花岗岩,均一致表明在晚古生代(晚石炭-二叠纪)新疆北部发生过较广泛的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陆壳发生了明显垂向增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06 / 61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新疆北部的两类埃达克岩
    赵振华
    王强
    熊小林
    张海祥
    牛贺才
    许继峰
    白正华
    乔玉楼
    [J]. 岩石学报, 2006, (05) : 1249 - 1265
  • [2] 新疆吐-哈、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形成古构造环境恢复及区域构造背景示踪
    周鼎武
    柳益群
    邢秀娟
    郝建荣
    董云鹏
    欧阳征健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2) : 143 - 153
  • [3] 变质玄武岩部分熔体微量元素特征及埃达克熔体产生条件
    熊小林
    J.Adam
    T.H.Green
    牛贺才
    吴金花
    蔡志勇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9) : 41 - 50
  • [4] 新疆阿拉套山东部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时代、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对陆壳垂向增长的意义
    刘志强
    韩宝福
    季建清
    李宗怀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623 - 639
  • [5] 东天山晚古生代埃达克岩成因及铜金成矿意义
    熊小林
    蔡志勇
    牛贺才
    陈义兵
    王强
    赵振华
    吴金花
    [J]. 岩石学报, 2005, (03) : 967 - 976
  • [6]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岩形成时代的精确厘定及意义
    徐学义
    马中平
    夏林圻
    李向民
    夏祖春
    王立社
    [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2) : 17 - 20
  • [7] 阿尔泰基性麻粒岩的发现:来自矿物学的证据
    厉子龙
    陈汉林
    杨树锋
    肖文交
    Yoshiaki TAINOSHO
    [J]. 岩石学报, 2004, (06) : 144 - 147+149
  • [8] 新疆克拉玛依中基性岩墙群的地质地球化学和K-Ar年代学
    李辛子
    韩宝福
    季建清
    李宗怀
    刘志强
    杨斌
    [J]. 地球化学, 2004, (06) : 574 - 584
  • [9] 天山石炭纪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王立社
    [J]. 地质通报, 2004, (Z2) : 903 - 910
  • [10] 东天山三岔口铜矿区矿化岩体SHRIMP U-Pb年代学及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李华芹
    陈富文
    路远发
    杨红梅
    郭敬
    梅玉萍
    [J]. 地球学报, 2004, (02) : 191 -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