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陈希杨
王普
应国清
杨更生
杨立荣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2] 浙江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头孢菌素; 青霉素酰化酶; 酶法合成; 合成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5 [抗菌素制造];
学科分类号
100705 ;
摘要
半合成抗生素的生产在医药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霉素酰化酶是半合成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重要用酶。由于酶法合成与化学法合成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随着酶工程技术的发展 ,酶法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已日益受到重视。提高合成产率 ,降低侧链消耗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是酶法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的关键问题。平衡控制和动力学控制是酶法合成过程的两大研究策略 ,通过改变底物、降低水活度、添加高聚物、采用固定化技术及新型反应体系等措施可改善酶促反应的微环境 ,改变酶的动力学特性 ,从而起到强化合成途径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的进展(Ⅰ) [J].
张致平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0, (02) :81-86
[2]   酶法合成头孢环己二烯 [J].
崔福绵 ;
石家骥 ;
白小东 .
微生物学报, 1998, (04) :300-303
[3]   半合成青霉素市场评析 [J].
张莉 ;
陶剑虹 .
药学进展, 1998, (01) :60-66
[4]   反胶束体系中酶法合成头孢力新的动力学 [J].
石屹峰 ;
虞星炬 ;
袁权 .
化工学报, 1997, (02) :129-135
[5]   固定化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酶促合成头孢氨苄的研究 [J].
崔福绵 ;
朱丽钊 ;
韩文珍 ;
吴敏 ;
王祯祥 .
微生物学报, 1996, (02) :151-154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法改造 [J].
张启先 .
抗生素, 1983, (03) :196-206
[7]   New aspects of genes and enzymes for β-lactam antibiotic biosynthesis [J].
Martin, JF .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98, 50 (01) :1-15
[8]   NEW TETRAZOLE-1-ACETIC ACID-ESTERS FOR ENZYMATIC-SYNTHESIS OF CEFAZOLIN [J].
KOSTADINOV, M ;
NIKOLOV, A ;
TSONEVA, N ;
PETKOV, N .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1992, 33 (03) :177-182
[9]   EQUILIBRIUM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CEPHALOTHIN IN WATER-COSOLVENT SYSTEMS BY STABILIZED PENICILLIN-G ACYLASE [J].
FERNANDEZLAFUENTE, R ;
ALVARO, G ;
BLANCO, RM ;
GUISAN, JM .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1991, 27 (03) :277-290
[10]  
Ampicillin- and cephalexin-synthesis catalyzed by E.coli penicillin amidase. Yield increase due to substrate recycling[J] . Volker Kasche.Biotechnology Letters . 198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