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汶川地震(MS8.0)地表建筑体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4
作者:

裴军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司家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邱祝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孙知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建筑体;
同震破裂;
震后变形;
次生变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9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汶川地震震区大量的实地考察已证实沿着早先活动断裂主要发育了两条地表破裂带:一条是沿着映秀-北川断裂产生的逆冲伴随右旋走滑破裂带,长275km,最大垂直位移达11m,水平位移达12m;另一条纯逆冲性质的破裂带,沿着灌县-安县断裂发育,最大垂直位移达4m。活动断裂之上的地表破裂带是野外工作中确定地震断裂性质的重要现象。另外,在活动断裂相邻区域和远离区域的路面以及建筑体还大量存在变形现象。通常沿活动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是典型的同震破裂,相邻区域的地表路面及建筑体发育的变形属于次生变形,远离区域发育的变形则属于震后变形。对次生变形和震后变形测量数据的应用容易影响活动断裂特征的确定和性质的判断,因为路面等建筑体上的挤压拱起、叠置以及水平错断等现象多是受到地震过程中通过断裂活动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作用在局部地表建筑体产生的变形。但是,分布广泛的挤压现象暗示了区域上挤压应力场环境,有利于地表同震破裂位置的推测及地震断裂性质的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逆冲断裂的视走滑位移分析及其在5·12汶川大地震同震破裂调查中的应用
[J].
张智慧
;
刘静
;
许强
;
文力
;
孙杰
;
邢秀成
;
胡古月
;
刘延乐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723-1732

张智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文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孙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邢秀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胡古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刘延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赣榆县地震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
[J].
嵇少丞
;
王茜
;
孙圣思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44-1667

嵇少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王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孙圣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民用、地质与采矿工程系
[3]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J].
李海兵
;
付小方
;
Jrme VAN DER WOERD
;
司家亮
;
王宗秀
;
侯立玮
;
邱祝礼
;
李宁
;
吴富峣
;
许志琴
;
Paul TAPPONNIER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23-1643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付小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Jrme VAN DER WOERD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Strasbourg EOST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司家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宗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侯立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邱祝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吴富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Paul TAPPONNI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
[J].
周荣军
;
黄润秋
;
雷建成
;
何玉林
;
黎小刚
;
王世元
;
叶友清
;
刘玉法
;
亢川川
;
梁明剑
;
戈天勇
;
何强
;
黄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11)
:2173-2183

周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不详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黄润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雷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何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黎小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王世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叶友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刘玉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亢川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梁明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戈天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何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黄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5]
汶川8.0地震地表破裂平通镇段的变形特征
[J].
何仲太
;
马保起
;
田勤俭
;
张世民
.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789-795

何仲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马保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田勤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张世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6]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白沙河段破裂及其位移特征
[J].
何宏林
;
孙昭民
;
魏占玉
;
董绍鹏
;
高翔
;
王世元
;
王纪强
.
地震地质,
2008, (03)
:658-6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昭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王世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王纪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7]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闻学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叶建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马保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勤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何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王志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孙昭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冯希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慎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冉勇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李细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艳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8]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J].
张培震
;
徐锡伟
;
闻学泽
;
冉勇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66-10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闻学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冉勇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
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带
[J].
马保起
;
张世民
;
田勤俭
;
谢富仁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513-517

马保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张世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田勤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谢富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10]
汶川MS8.0强震形成的地震地貌基本类型
[J].
刘进峰
;
陈杰
;
李峰
;
徐锡伟
;
陈立春
;
何宏林
;
董绍鹏
;
魏占玉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518-52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