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机理

被引:52
作者
白玉彬 [1 ,2 ]
赵靖舟 [2 ]
方朝强 [2 ]
刘鹏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准连续型油藏; 致密砂岩; 形成机理; 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延长组长6油藏为典型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非常规油藏,主要具有以下7个特点:(1)长6油藏形成和分布对圈闭无严格要求,石油大面积连片分布,油藏分布范围不受圈闭限制;(2)区域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以及大面积复合连片分布的致密储集体是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的外部因素;(3)长7油层组成熟烃源岩大面积连续分布,高强度生、排烃是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形成的前提;(4)长6油藏的形成主要是初次运移和短距离二次运移的结果,垂向裂缝和侧向连通砂体有效组合为石油优势运移通道,石油就近运移聚集成藏;(5)石油运移的动力主要是生烃作用产生的异常压力,浮力作用弱,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不起主要作用;(6)长6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复杂,无纯油层,油水层、水层、干层共存,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和压力系统,油藏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不均一,储量丰度较低,存在甜点富集区;(7)在石油大规模生成运移时,长6储层已经致密化或同步致密,为形成长6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创造了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研究 [J].
任战利 .
石油学报, 1996, (01) :17-24
[22]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 [J].
任战利,赵重远,张军,于忠平 .
沉积学报, 1994, (01) :56-65
[23]   叠合盆地的发展特征及其含油气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孙肇才 ;
谢秋元 .
石油实验地质, 1980, (01)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