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杨梅坑海域投礁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33
作者
廖秀丽
陈丕茂
马胜伟
陈海刚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大亚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7年4月、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海域进行的3个春季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研究了投礁前后杨梅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年际变动。结果表明,杨梅坑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51种,以硅藻种类最多;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变化不大,但优势种的年际更替明显;丰度呈上升趋势。K优势度曲线的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群落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2008年5月>2007年4月>2009年5月,前后3次调查群落多样性差异较大。聚类(cluster)及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显示,3次调查中杨梅坑海域东部、中部、西部的站位倾向于分别聚类在一起,研究的区域可能受海流影响较大;礁区与对照区的差异不明显。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水温和水深、盐度、总悬浮物是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栖息密度及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象山港人工鱼礁区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江志兵 ;
陈全震 ;
寿鹿 ;
廖一波 ;
朱旭宇 ;
高瑜 ;
曾江宁 ;
张月霞 .
生态学报, 2012, 32 (18) :5813-5824
[2]   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浮游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刘乐冕 ;
杨军 ;
余小青 ;
余正 ;
张永雨 ;
田野 ;
张冬红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 (04) :591-598
[3]   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水域生物资源量声学评估 [J].
李娜娜 ;
陈国宝 ;
于杰 ;
李永振 ;
汤勇 ;
陈丕茂 ;
贾晓平 .
水产学报, 2011, 35 (11) :1640-1649
[4]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J].
杨柳 ;
张硕 ;
孙满昌 ;
张虎 .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0 (03) :445-450
[5]   三横山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诱集效果初探 [J].
汪振华 ;
章守宇 ;
王凯 ;
赵静 ;
许敏 .
水产学报, 2010, 34 (05) :751-759
[6]   大亚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研究 [J].
雷安平 ;
陈欢 ;
陈菊芳 ;
胡章立 .
海洋技术, 2009, 28 (04) :83-88
[7]   环境因子对大亚湾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的影响 [J].
张伟 ;
李纯厚 ;
贾晓平 ;
陈丕茂 ;
方良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053-4060
[8]   大亚湾人工鱼礁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英文) [J].
陈应华 ;
王华接 ;
杨宇峰 .
生态科学, 2008, (05) :429-430
[9]   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 [J].
张虎 ;
刘培廷 ;
汤建华 ;
朱孔文 ;
张硕 .
海洋渔业, 2008, (02) :97-104
[10]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 [J].
张硕 ;
朱孔文 ;
孙满昌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02) :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