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救助造血机制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7
作者
蒋悟真
马媛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救助法; 造血救助; 输血救助; 征求意见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法治视野中社会救助方式是指通过法律创设一系列制度化规定,明确社会救助的供给主体与对象,并依靠制度建设与公共政策调整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救助服务的一种手段。确定社会救助方式的基本类型,是开展社会救助立法工作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采取以输血救助为主,造血救助为辅的救助模式。该模式救助水平有限,社会成本较高,社会效果不明显。因此,我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在立法理念上应注重输血与造血两种救助方式的结合,突出造血救助的重要性,在制度层面上加强造血救助机制的立法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及其实现的法制保障 [J].
葛庆敏 ;
许明月 .
现代法学, 2011, 33 (06) :76-89
[2]   国外社会救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J].
张彦军 .
理论探索, 2011, (02) :95-98
[3]   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原则与途径探析 [J].
赖志杰 ;
傅联英 .
社会保障研究, 2009, (06) :64-68
[4]   我国社会救助建设的经验、议题与展望 [J].
江治强 .
社会保障研究, 2009, (05) :65-72
[5]   从孟加拉国小额信贷成功模式解析我国小额信贷的困境 [J].
张扬 .
商业研究, 2009, (09) :138-141
[6]   “变救为助”与“以贷代赈”——1931年江淮大水农赈理念及其机制研究 [J].
孔祥成 .
安徽史学, 2008, (05) :106-111
[7]   社会救助:理论界定与中国的实践展开(上) [J].
刘光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99-108
[8]   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J].
岳宗福 ;
杨树标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3) :68-74
[9]   发展权含义的法哲学分析 [J].
汪习根 .
现代法学, 2004, (06) :3-8
[10]   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 [J].
王君南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5)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