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粪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和生态位参数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牟晓明 [1 ]
于应文 [1 ]
张红梅 [1 ]
孙红 [1 ]
王虎成 [1 ]
徐长林 [2 ]
花立民 [2 ]
机构
[1]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牦牛粪; 植被构成;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4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研究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粪斑与对照处植被构成、牧草养分、植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为高寒草甸植被演替和异质性形成机制的揭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牦牛粪沉积增加植物总生物量和活体质量,使草层高度、盖度和牧草K含量增加,而对死物质质量和物种数无影响。粪沉积降低优势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艹洽草(Koeleria cristata)和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的重要值,增加其生态位宽度,并提高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的重要值,使优势种植物更倾向于泛化种。粪沉积使伴生种异针茅(S.aliena)的重要值降低,西北针茅(S.krylovii)的重要值增加,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降低,使少量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球花蒿(Artemsia pratensis)、茵陈蒿(A.capillaries)、冷蒿(A.frigida)、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生态位宽度增加。粪沉积使草地植物的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增大,使生态位重叠值>0.85的种对增加13.8%,生态位重叠值<0.45的种对降低42.9%。总之,粪沉积使草地禾草比例增加,促进高寒草甸草地由莎草+禾草群落向禾草群落或禾草+莎草群落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94 / 16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研究——以羊草群落为例 [J].
刘贵河 ;
王国杰 ;
汪诗平 ;
张英俊 ;
宛新荣 ;
郝树广 .
草业学报, 2013, 22 (01) :103-111
[2]   畜粪能源利用对草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 [J].
徐增让 ;
高利伟 ;
王灵恩 ;
成升魁 ;
张宪洲 ;
武俊喜 .
资源科学, 2012, 34 (06) :1062-1069
[3]   人工封育区沙化草地植被生态位研究 [J].
苏鹏飞 ;
张克斌 ;
王瑞斌 ;
王晓 ;
庞吉林 ;
刘帅华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3) :422-427
[4]   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J].
陈子萱 ;
田福平 ;
郑阳 .
草地学报, 2011, 19 (05) :884-888
[5]   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区天然草地植物生态位研究 [J].
程中秋 ;
张克斌 ;
刘建 ;
常进 ;
王晓 ;
王黎黎 ;
苏鹏飞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3) :36-40+47
[6]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人工固沙植物种间生态位关系研究 [J].
张金鹏 ;
高菲 ;
卢欣石 .
草地学报, 2010, 18 (01) :26-30
[7]   甘南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位特征及生产力研究 [J].
陈文业 ;
戚登臣 ;
李广宇 ;
魏强 ;
王芳 ;
孙飞达 ;
刘振恒 ;
朱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1) :80-90
[8]   牲畜粪便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J].
何奕忻 ;
孙庚 ;
罗鹏 ;
吴宁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2) :322-328
[9]   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特征及其施肥改良研究 [J].
王鹤龄 ;
牛俊义 ;
郑华平 ;
陈子萱 .
草业学报, 2008, 17 (06) :18-24
[10]   人工防风固沙林演替中群落组成和优势种群生态位变化特征 [J].
陈艳瑞 ;
尹林克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126-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