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牦牛粪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和生态位参数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牟晓明
[1
]
于应文
[1
]
张红梅
[1
]
孙红
[1
]
王虎成
[1
]
徐长林
[2
]
花立民
[2
]
机构:
[1]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牦牛粪;
植被构成;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4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研究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粪斑与对照处植被构成、牧草养分、植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为高寒草甸植被演替和异质性形成机制的揭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牦牛粪沉积增加植物总生物量和活体质量,使草层高度、盖度和牧草K含量增加,而对死物质质量和物种数无影响。粪沉积降低优势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艹洽草(Koeleria cristata)和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的重要值,增加其生态位宽度,并提高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的重要值,使优势种植物更倾向于泛化种。粪沉积使伴生种异针茅(S.aliena)的重要值降低,西北针茅(S.krylovii)的重要值增加,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降低,使少量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球花蒿(Artemsia pratensis)、茵陈蒿(A.capillaries)、冷蒿(A.frigida)、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生态位宽度增加。粪沉积使草地植物的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增大,使生态位重叠值>0.85的种对增加13.8%,生态位重叠值<0.45的种对降低42.9%。总之,粪沉积使草地禾草比例增加,促进高寒草甸草地由莎草+禾草群落向禾草群落或禾草+莎草群落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94 / 160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