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走滑作用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10
作者
罗小龙 [1 ,2 ,3 ]
汤良杰 [1 ,2 ]
谢大庆 [4 ]
邱海峻 [5 ]
蒋华山 [4 ]
杨勇 [1 ,2 ]
陈绪云 [4 ]
张宇航 [1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
[5]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走滑作用; 左旋张扭应力; 雁列式正断层; 雅克拉断凸;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雅克拉断凸是塔里木盆地含油气丰富且发现油气较早的地区之一。通过解释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发现有多种证据表明该地区发生过走滑作用。平面上,研究区主干断裂附近区域发育众多小级别的断层,主要包括同向剪切断层和张性断层,它们表现为与主位移带呈一定角度的、延伸不长的雁列式断层系,断层系沿亚南断裂呈左阶式雁列排列,沿轮台断裂呈右阶式雁列排列;剖面上发现负花状构造样式,同时海豚效应与丝带效应明显。雅克拉断凸走滑作用始于燕山晚期运动,主要作用时期为喜马拉雅早期运动,止于喜马拉雅晚期运动。燕山中-晚期至喜马拉雅早期,因左旋扭应力与引张力合成的左旋张扭应力导致雅克拉断凸发生走滑作用并形成与之相关的伸展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方正断陷中部发育走滑断层的地震证据及有利区带预测 [J].
胡玉双 ;
齐仁理 ;
魏亚荣 ;
王国雷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 (06) :1271-1277
[2]   库车前陆盆地走滑断裂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J].
吴晓智 ;
李佰华 ;
吕修祥 ;
谢会文 ;
刘志刚 .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 (02) :118-121
[3]   济阳坳陷中生代负反转构造发育特征 [J].
侯旭波 ;
吴智平 ;
李伟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1) :18-23+28
[4]   塔北地区构造和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安海亭 ;
李海银 ;
王建忠 ;
都小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142-147
[5]   塔北隆起牙哈构造带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 [J].
崔海峰 ;
郑多明 ;
董雪华 ;
张年春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1) :73-76
[6]   挠曲作用的形变响应及其识别特征 [J].
王海荣 ;
尚楠 ;
高伯南 ;
屈伟 ;
孙卫东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22-27
[7]  
North-south Differentiation of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attern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Yingmaili Low Uplift,Tarim Basin,Northwest China[J]. LXiuxiang~(1,2,*),LI Jianjiao~(1,2),ZHAO Fengyun~3,YANG Ning~(1,2)and ZHANG Qiucha~3 1 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2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Hydrocarbon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3 Tarim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Korla, Xinjiang 841000.Acta G
[8]   天山南地区构造样式和演化特征分析 [J].
于慧玲 .
石油物探, 2008, (03) :277-284+19
[9]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圈闭类型、分布及空间组合规律 [J].
耿玉海 ;
李江海 ;
贺电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93-200
[10]   塔里木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与复合含油气系统 [J].
张光亚 ;
赵文智 ;
王红军 ;
李洪辉 ;
刘磊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5) :65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