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刺槐人工幼林碳密度动态变化

被引:2
作者
刘艳
苏印泉
张玲玲
王健
许喜明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有机碳; 幼龄刺槐林; 碳汇; 林地;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27 [洋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黄土高原幼龄人工刺槐林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动态变化规律,对刺槐林地在造林后4个阶段(造林2、4、6、9 a)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有机碳储量进行了持续的监测与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在2 a内对林地有机碳储量影响微小;造林2 a后,林地生态系统各层次有机碳密度均会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呈规律性变化,其中土壤层和乔木层为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及其在林地有机碳密度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减小,乔木层有机碳密度呈相反变化趋势。由此,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与荒地相比,林地有机碳密度分别增加了6.2%、5.21%、21.81%和38.20%,表明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在造林后会逐步发挥其显著的碳汇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黄土高原刺槐、油松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张景群
    许喜明
    王晓芳
    王蕾
    张婷婷
    赵晓春
    [J].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2) : 201 - 207
  • [2] 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
    王邵军
    阮宏华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 (02) : 113 - 116
  • [3] 黄土高原毛白杨人工幼林碳密度特征
    王超
    张景群
    苏印泉
    张玉宏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 (01) : 54 - 57
  • [4] 瓦屋山林场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路秋玲
    郑阿宝
    阮宏华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5) : 115 - 119
  • [5] 黄土高原两种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价
    王蕾
    张景群
    王晓芳
    苏印泉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07) : 75 - 78
  • [6]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王征
    刘国彬
    许明祥
    [J]. 生态学报, 2010, 30 (14) : 3947 - 3952
  • [7]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吸存[J]. 张景群,苏印泉,康永祥,徐喜明,秦乐.应用生态学报. 2009(12)
  • [8] 黄土区人工与天然植被对凋落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郭胜利
    马玉红
    车升国
    孙文义
    [J]. 林业科学, 2009, 45 (10) : 14 - 18
  • [9]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有机碳动态监测研究
    张景群
    苏印泉
    徐喜明
    温瑧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05) : 21 - 25
  • [10]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季节变化
    张剑
    汪思龙
    王清奎
    刘燕新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1) : 41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