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的多地质要素约束——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地质研究的启示

被引:57
作者
柏道远
黄建中
李金冬
王先辉
马铁球
张晓阳
陈必河
机构
[1] 湖南地质调查院
[2]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多地质要素; 中生代; 构造演化;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 华南;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1.001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对华南内陆中生代构造环境与演化过程的认识存在分歧,一定程度上与对多种地质要素的综合研究不够有关。笔者研究认识到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不同构造阶段发育不同的代表性地质要素,并分别指示不同的构造环境。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期为前造山阶段,主要发育海相沉积。中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初为陆内造山阶段,其中中三叠世后期发生强烈陆内汇聚挤压,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NNE向的逆冲断裂与褶皱,以及NW向的基底走滑断裂等;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后期为同造山阶段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印支期强过铝花岗岩;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为同造山上隆伸展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裂陷盆地与拉斑玄武岩;中侏罗世初期为挤压环境,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山前冲断收缩盆地及盆地边缘的逆冲断裂。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为后造山阶段,形成的主要地质要素是大量后造山花岗岩以及与花岗岩相关的大量有色金属矿床。白垩纪为陆内裂谷阶段,形成的代表性地质要素有AA型花岗岩、大量陆相红色断陷盆地、基性火山岩、双峰式次火山岩等。结合上述成果和区域资料,提出应通过多种地质要素综合研究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注意构造环境判别的地质要素代表性、地质要素时限性以及构造发展过程的关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1 条
[1]   湘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山体隆升过程的热年代学研究 [J].
柏道远 ;
黄建中 ;
孟德保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张晓阳 ;
陈必河 .
地球学报, 2006, (06) :525-536
[2]   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 [J].
柏道远 ;
王先辉 ;
马铁球 ;
张晓阳 ;
陈必河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6, (04) :50-57
[3]   江汉叠合盆地及邻区中生代以来盆山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J].
徐政语 ;
姚根顺 ;
林舸 ;
郭庆新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305-311
[4]   南岭大东山岩体北部40Ar-39Ar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J].
马铁球 ;
柏道远 ;
邝军 ;
彭学军 ;
王先辉 .
地球化学, 2006, (04) :346-358
[5]   闽东南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地质意义 [J].
张贵山 ;
温汉捷 ;
胡瑞忠 ;
裘愉卓 ;
杨光树 ;
于文修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42-148
[6]   湘东南宝峰仙地区燕山早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江西根 ;
柏道远 ;
陈建超 ;
熊延望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206-219
[7]   湘东南汝城盆地性质及其对华南燕山早期构造环境的启示 [J].
柏道远 ;
汪永清 ;
王先辉 ;
马铁球 ;
张晓阳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 (01) :47-54
[8]   湘东南志留纪彭公庙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柏道远 ;
黄建中 ;
马铁球 ;
王先辉 .
现代地质, 2006, (01) :130-140
[9]   王仙岭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湘东南印支晚期构造环境的制约 [J].
柏道远 ;
陈建成 ;
马铁球 ;
王先辉 .
地球化学, 2006, (02) :113-125
[10]   广东三水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空间展布、岩石学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 [J].
董月霞 ;
肖龙 ;
周海民 ;
曾广策 ;
王方正 ;
王旭东 ;
向华 ;
赵太平 ;
柳小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1) :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