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对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分解

被引:7
作者
田毅鹏 [1 ]
张帆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单位组织; 社会矛盾; 资源依赖; 结构性分解;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8.03.016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将社会矛盾问题及其消解机制置于"单位社会"形成及变迁的宏观背景中,社会矛盾的性质必然受到特定的所有制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属性所表征的矛盾的"非对抗性"特质成为单位分解矛盾功能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而单位组织中全面展开的依赖结构、制度结构、关系结构则共同搭建起单位社会矛盾化解功能的基本框架。可见,单位时期尤其是单位起源形成的早期,稳定的社会秩序并非由单一的强制性"控制力"所塑造,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单位矛盾分解功能的发挥。但单位组织矛盾消解功能的展开一般是以单位的封闭性和资源垄断性占有为前提的。如果上述这些条件发生改变,其功能便难以延续。故转型期单位所承载的矛盾分解功能必然伴随单位制的式微而极大减弱,面对当下社会矛盾化解的困局,我们亟须重建一种新型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予以承接和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转型期单位认同的情感化探究 [J].
张晓溪 .
社会科学战线, 2016, (06) :189-196
[2]   单位制形成过程中的“苏联元素”——以建国初期国企“一长制”为中心 [J].
田毅鹏 ;
苗延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56 (03) :80-90
[3]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 [J].
王庆明 .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43
[4]   单位制形成早期国企的劳动纪律问题 [J].
田毅鹏 ;
余敏 .
江海学刊, 2015, (04) :95-103
[5]   后单位时期社会的原子化动向及其对基层协商的影响 [J].
田毅鹏 .
南京社会科学, 2015, (06) :62-67
[6]   通道变迁:个体与公共组织的关联 [J].
张静 .
学海, 2015, (01) :50-58
[7]   动员与整合:群众路线实践的政治过程 [J].
蔡文成 ;
徐雯君 .
甘肃理论学刊, 2014, (04) :33-38
[8]   单位人“住房策略”及其对单位共同体的影响——以Y厂为例 [J].
田毅鹏 ;
陈卓 .
学习与探索, 2014, (06) :14-22
[9]   单位制利益表达模式的嬗变及其社会风险 [J].
汤兆武 .
江西社会科学, 2014, 34 (01) :200-204
[10]   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 [J].
常健 ;
张春颜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6) :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