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证成——一个法律经济学视角的尝试

被引:19
作者
邹兵建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犯罪; 中立帮助行为; 法律经济学; 成本; 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网络中立帮助行为是中立帮助行为在网络犯罪领域的具体体现。关于中立帮助行为是否可罚以及如何划定其处罚边界,目前学界还存在激烈的争议。实际上,(网络)中立帮助行为是否可罚不是一个解释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立法论的问题。为此,可以尝试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中立帮助行为可以分为业务性的中立帮助行为和日常性的中立帮助行为。刑法处罚日常性的中立帮助行为的收益会大于其成本;而刑法处罚业务性的中立帮助行为的收益是否大于其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中立帮助行为是否在犯罪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刑法处罚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收益很大。而在通常情况下,刑法处罚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成本也很高。但是,我国刑法通过对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构成要件做出特殊规定以及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的"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有效地减轻了网络服务商审查被帮助者是否有犯罪意图的负担,从而大幅降低了刑法处罚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成本。在这个背景下,刑法处罚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收益明显大于其成本,因而网络中立帮助行为具有可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33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31]   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 [J].
于志刚 .
中国法学, 2016, (02) :5-24
[32]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J].
张明楷 .
政治与法律, 2016, (02) :2-16
[33]   中立的帮助行为 [J].
孙万怀 ;
郑梦凌 .
法学, 2016, (01) :143-150
[34]   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J].
刘宪权 .
法学评论, 2016, 34 (01) :86-97
[36]   “明知”未必是“故犯” 论刑法“明知”的罪过形式 [J].
邹兵建 .
中外法学, 2015, 27 (05) :1349-1375
[37]   网络服务商的刑事责任范围 [J].
周光权 .
中国法律评论, 2015, (02) :175-178
[38]   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 [J].
张明楷 .
人民检察, 2014, (09) :6-12
[40]   论中立的诈骗帮助行为之定性 [J].
黎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6) :14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