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构造带承德地区晚侏罗世盆地火山-沉积地层 充填过程和构造演化

被引:17
作者
渠洪杰
孟庆任
张英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燕山构造带; 晚侏罗世; 髫髻山组; 土城子组; 火山-沉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2 [侏罗纪(系)];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04 ;
摘要
燕山地区上侏罗统主要包括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2套地层。根据这2个组中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的数据,认为这2个组的主体应是同期形成的,而非简单的上、下层关系。通过岩相、相组合、古流向和物源分析,对承德地区晚侏罗世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认为盆地发育的早期沉积物虽主要来自于北部,但并非受控于北部向南的逆冲推覆构造带。尚义-平泉断裂带具有明显的走滑特征,并控制了当时的火山喷发。提出了一个新的盆地演化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承德地区晚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的发育、古流向、物源区的变化和盆地的构造-沉积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26 / 133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燕山褶断带中生代盆地变形—板内变形过程的记录——以下板城、承德—上板城、北台盆地为例 [J].
徐刚 ;
赵越 ;
高锐 ;
李秋生 ;
胡健民 ;
刘晓文 ;
吴海 ;
杨富全 ;
张拴宏 ;
管烨 ;
张季生 ;
白金 ;
匡朝阳 ;
王海燕 .
地球学报, 2006, (01) :1-12
[2]   冀北滦平—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火山岩顶、底的单颗粒锆石U-Pb测年及意义 [J].
张宏 ;
柳小明 ;
张晔卿 ;
袁洪林 ;
胡兆初 .
地球科学, 2005, (04) :387-401
[3]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体制[J]. 刘少峰,李忠,张金芳.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4]   内蒙古宁城盆地东南缘含道虎沟生物群岩石地层序列特征及时代归属 [J].
柳永清 ;
刘燕学 ;
李佩贤 ;
张宏 ;
张立君 ;
李寅 ;
夏浩东 .
地质通报, 2004, (12) :1180-1187
[5]   内蒙古宁城地区道虎沟化石层同位素年代学 [J].
陈文 ;
季强 ;
刘敦一 ;
张彦 ;
宋彪 ;
刘新宇 .
地质通报, 2004, (12) :1165-1169
[6]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J].
张长厚 ;
吴淦国 ;
徐德斌 ;
王根厚 ;
孙卫华 .
地质通报, 2004, (Z2) :864-875
[7]   燕山板内变形带侏罗纪主要构造事件 [J].
赵越 ;
张拴宏 ;
徐刚 ;
杨振宇 ;
胡健民 .
地质通报, 2004, (Z2) :854-863
[8]   燕山承德地区晚侏罗世盆地充填记录及对盆缘构造作用的指示 [J].
刘少峰 ;
张金芳 ;
李忠 ;
王清晨 .
地学前缘, 2004, (03) :245-254
[9]   燕山运动与东亚构造体制的转变 [J].
赵越 ;
徐刚 ;
张拴宏 ;
杨振宇 ;
张岳桥 ;
胡健民 .
地学前缘, 2004, (03) :319-328
[10]   北京延庆白河堡地区后城组时代的初步探讨 [J].
汪洋 ;
姬广义 .
北京地质, 2003, (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