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高黎贡山土壤腐殖质特性与团聚体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44
作者:
王晶
[1
]
何忠俊
[1
]
王立东
[1
]
龙兴智
[2
]
和顺荣
[3
]
王建忠
[3
]
郭琳娜
[1
]
洪常青
[1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云南省丽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3] 云南省迪庆州土壤肥料工作站
来源:
关键词:
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可蚀性K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高黎贡山土壤腐殖质特性与团聚体数量特征,对进一步了解高黎贡山生态系统中土壤特征,降低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具有明显地带性特征,有机质、腐殖酸含量、胡/富(HA/FA)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1层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分布规律为暗棕壤>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黄棕壤>黄壤>黄红壤。A2层腐殖酸、FA变化趋势为暗棕壤>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黄棕壤>黄壤>亚高山草甸土>黄红壤。A1层HA、FA分子复杂程度、化学稳定性比A2层强。1~0.5mm和<0.25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占绝大多数,约占60%~70%。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粗粒减少,细粒增多。土壤团聚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几何平均直径与几何标准差、土壤可蚀性K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土壤可蚀性K值与几何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土壤也具有一定的分形特性。其中亚高山草甸土几何平均直径(Dg)、平均重量直径(MWD)值最大,几何标准差(δg)、可蚀性K值、分形维数(CFD)值最小,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蚀能力相对较强。胡敏酸含量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23 / 733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