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城市3种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林丽平 [1 ]
田大伦 [1 ,2 ]
闫文德 [1 ,2 ]
刘茜 [3 ]
郭颖 [4 ]
朱军 [1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 贵州省林业厅
[4]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关键词
喀斯特; 贵阳市; 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1.05.033
中图分类号
S731.2 [城市绿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了喀斯特贵阳市3种林分(杨树林、刺槐+梓树林、灌木林)的物种多样性,分别计算各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1)杨树林林分中出现植物19种,隶属于14科18属。刺槐+梓树林林分中出现植物12种,隶属于10科11属。灌木林林分中出现植物26种,隶属于17科25属。(2)3种林分中,杨树林和刺槐+梓树林乔木层结构简单,均存在明显的优势种,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高,表明优势种不突出,分布均匀。灌木林植物种类及个体丰富,多样性较高,草本层种类稀少,均匀度高,但灌木林总体均匀度低。各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逐渐升高,优势度趋于下降,而林分的均匀度基本上保持比较高而稳定的状态。(3)在林分生长过程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在灌木林阶段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乔木树种的发展而下降;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阶段呈先上升后下降,其中群落复杂程度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城市森林植被演替的物种选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陕北黄土高原文冠果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J].
康永祥 ;
康博文 ;
刘建军 ;
李文华 ;
季志平 .
生态学报, 2010, 30 (16) :4328-4339
[2]   陕西子午岭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与环境解释 [J].
王世雄 ;
王孝安 ;
李国庆 ;
郭华 ;
朱志红 .
生态学报, 2010, 30 (06) :1638-1647
[3]   生物多样性国际研究态势分析 [J].
王雪梅 ;
曲建升 ;
李延梅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10, 30 (04) :1066-1073
[4]   黔西北喀斯特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 [J].
陈坤浩 ;
谢永贵 ;
沈有信 ;
余刚国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3) :11076-11078+11083
[5]   西湖风景名胜区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及β多样性 [J].
陈攀 ;
慎佳泓 ;
胡广 ;
沈国春 ;
张方钢 ;
李铭红 ;
于明坚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2929-2937
[6]   帽儿山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分析 [J].
董希斌 ;
姜帆 .
林业科学, 2008, 44 (12) :77-82
[7]   黔中喀斯特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为例 [J].
司彬 ;
姚小华 ;
任华东 ;
李生 ;
何丙辉 .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05) :669-674
[8]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几个关键问题 [J].
陈亮 ;
王绪高 .
生态学杂志, 2008, (05) :816-820
[9]   黑石顶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J].
阳小成 ;
陈章和 ;
周先叶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220-224
[10]  
Responses of desertification to variations in wind activity 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n China[J]. WANG XunMing1,LI JiJun2,DONG GuangRong1 & XIA DunSheng1 1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