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中的系统科学进展与应用

被引:12
作者
刘菊 [1 ]
钟绍春 [1 ,2 ]
解月光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关键词
系统科学; 耗散结构理论; 开放系统; 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 教学事件;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
G40-03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科学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虽然已经历了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教育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应用仍多停留在一般系统论的初级阶段,对系统科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显得不够重视,尤其是有着丰富内涵与教育应用巨大潜力的自组织理论代表——耗散结构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的深入,耗散结构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课程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显现。另外,数字化学习理论Connectivism新近获得了较大发展,它的主要观点正是耗散结构理论主要思想方法的重要体现。由此,我们相信在系统梳理系统科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代表性观点的教育应用已显得十分必要。另外,积极吸纳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观点去分析教学系统,有助于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的弊病,查找深层次原因,摸索规律,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新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下) [J].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6) :39-54+77
[2]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 [J].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5) :5-19
[3]   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J].
何克抗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1) :7-18
[4]   从耗散结构思考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J].
王永生 .
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9 (12) :8-11
[5]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事件的利用 [J].
赵文平 .
中国民族教育, 2009, (05) :27-28
[6]   论复杂性研究对还原论的超越 [J].
黄欣荣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35-40
[7]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 [J].
王佑镁 ;
祝智庭 .
中国电化教育, 2006, (03) :5-9
[8]   从简单到复杂——复杂性范式的历史嬗变 [J].
黄欣荣 ;
吴彤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80-85
[9]   耗散结构理论与后现代课程范式 [J].
汪霞 .
全球教育展望, 2002, (07)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