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感热净通量与陕西秋季降水的联系

被引:4
作者
王丹 [1 ]
盛立芳 [2 ]
黄少妮 [3 ]
白光弼 [1 ]
高红燕 [1 ]
机构
[1] 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2]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气候实验室
[3] 陕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秋季降水; 孟加拉湾; 感热净通量; 陕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79-2011年9-10月陕西96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孟加拉湾感热净通量与陕西秋季降水的关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秋季降水与孟加拉湾感热净通量为显著负相关。秋季当该海域感热净通量偏弱时,乌拉尔山附近易于形成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北,陕西地区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水汽输送增强,大气辐合上升运动也增强,同时,9月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南亚夏季型季风偏强,易造成陕西秋季降水偏多的环流形势。陕西秋季降水异常与低纬度海温的年际背景场有关,秋季低纬度海洋SST的EOF第二模态的空间型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孟加拉湾感热净通量与陕西降水的联系。孟加拉湾秋季的感热通量与上一年冬季和当年夏季的感热净通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根据该海域上一年冬季和当年夏季的感热净通量强弱估计其秋季感热状况,从而预测陕西秋季降水的多寡。
引用
收藏
页码:1658 / 16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1]   南疆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和青藏高原地表潜热通量特征分析 [J].
杨莲梅 ;
张庆云 .
高原气象, 2007, (03) :435-441
[22]   2003年渭河流域5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 [J].
武麦凤 ;
王旭仙 ;
孙健康 ;
高菊霞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225-231
[23]   我国范围内多个再分析地表通量数据集的可信度分析 [J].
韩兴 ;
汤燕冰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 (02) :231-239
[24]   孟加拉湾深对流加热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 [J].
周兵 ;
吴国雄 ;
梁潇云 .
气象学报, 2006, (01) :48-56
[25]  
The Impact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n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Yangtze-River Basin.[J].简茂球;乔云亭;袁卓建;罗会邦;.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6, 01
[26]   孟加拉湾热源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 [J].
张艳焕 ;
郭品文 ;
周慧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1) :1-8
[27]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对南亚高压的影响 [J].
杨辉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2005, (01) :99-110
[28]   华西秋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白虎志 ;
董文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884-889
[29]   孟加拉湾冬季风及其与亚洲夏季气候的关系 [J].
梁红丽 ;
肖子牛 ;
晏红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5) :537-547
[30]   长江流域、华北降水特征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分析 [J].
黄燕燕 ;
钱永甫 .
高原气象, 2004, (01)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