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被引:27
作者
张忠秋
机构
[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竞技体育; 心理监控;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2.03.005
中图分类号
G804.8 [运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相比于大众锻炼领域和体育教育领域,竞技体育受到了运动心理学的更多关注。一系列运动心理干预技术已在北京奥运会上使用,如心理对策库、生物反馈技术、心理影片和音乐、心理网站,专为运动员做心理测试和迅速调整的多功能服务车等。心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如电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和电脑象限图(EEQG)等被用于诊断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理状态或训练效果。通过对近3年发表在重要国家和国际期刊及会议里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运动动机、运动认知、自我认知、运动情绪和心理技能是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丰富的理论和应用领域,也丰富了近代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领域。运动心理学在20世纪出现许多新思潮,流畅体验便是其中之一。在竞技运动领域,心理监控与运动实践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心理监控也正在向着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一步步迈进,现代技术如CAS计算机辅助运动技术、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FaceReader软件、Virtual-Reality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等已经在训练或比赛中得以应用。建议对已取得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未来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基于面部表情识别的学习疲劳识别和干预方法 [J].
汪亭亭 ;
吴彦文 ;
艾学轶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 31 (08) :1764-1767+1778
[3]   中国跳水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与监控 [J].
张忠秋 ;
赵国明 ;
刘运洲 ;
郑樊慧 ;
罗锐 ;
姚强 .
体育科学, 2009, 29 (11) :8-14+22
[4]   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 [J].
李京诚 ;
刘淑慧 ;
李四化 ;
李春雪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1 (03) :262-265+272
[5]   中国体操队、举重队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 [J].
丁雪琴 ;
殷恒婵 ;
卢敏 ;
郑猛 ;
许小冬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 (01) :10-13
[6]   Flow研究概述 [J].
任俊 ;
施静 ;
马甜语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1) :210-217
[7]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运动员竞赛焦虑特征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J].
郑锦惠 ;
常波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5) :58-60+75
[8]   中国击剑队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能力诊断及个性化心理调控对策 [J].
胡咏梅 ;
张忠秋 ;
徐红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8, (03) :120-123
[9]   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指标建构及监控 [J].
周成林 ;
刘微娜 ;
任莉敏 .
体育科学, 2007, (08) :31-36+52
[10]   运动成瘾研究述评 [J].
谢松林 ;
李薇 .
体育学刊, 2007, (04)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