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农田面源污染在生物气候区分布上的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周石池 [1 ,2 ]
宋玉梅 [1 ]
王瑞 [1 ]
唐文浩 [1 ,2 ]
机构
[1]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模拟降雨; 生物气候分区; 产流产沙; 养分流失;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首要环境问题,其污染范围广,污染后果严重。理清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域分布规律,对合理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海南主岛为研究区域,采用农田径流场结合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在生物气候分区上农田面源污染物输出系数及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不同生物气候区差异对于土壤径流系数大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半湿润区>湿润区>潮湿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潮湿区和湿润区存在潜在的水土流失问题;氮素与磷素分别主要以随径流和泥沙的方式迁移;暴雨强度显著增加了污染物的流失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660 / 16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修复 [J].
耿士均 ;
陆文晓 ;
王波 ;
刘刊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5) :13993-13996
[2]   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J].
宋家永 ;
李英涛 ;
宋宇 ;
闫军杰 ;
周琳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1) :362-365
[3]   坡度与种植方式对紫色土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 [J].
周璟 ;
何丙辉 ;
刘立志 ;
阿丹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2) :239-243
[4]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 [J].
李廷友 ;
林振山 ;
谢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6) :2705-2707
[6]   海南岛暴雨统计分析 [J].
李春鸾 ;
陈丽英 ;
郑亚娜天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S2) :57-58
[7]   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下水土和养分流失动态特征 [J].
杨红薇 ;
张建强 ;
唐家良 ;
徐创军 ;
丁德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615-619
[8]   海南省水资源配置研究 [J].
严正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03) :32-35
[9]   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条件与污染机理 [J].
李其林 ;
魏朝富 ;
王显军 ;
赵中金 ;
谢德体 .
土壤通报, 2008, (01) :169-176
[10]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氮磷流失特征 [J].
许其功 ;
刘鸿亮 ;
沈珍瑶 ;
席北斗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32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