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作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滕丽丽
陈瑞
许荣宝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水稻; 根系; 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根系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稻鸭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中,由于鸭子的田间活动和刺激作用,明显改善了水稻的根系生长质量.与常规稻作相比,水稻的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4.76%72.54%、9.16%32.07%和0.93%55.31%;水稻的根系体积、根系干质量、根系比表面积和生长中后期的根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稻鸭共作对减缓水稻根系的早衰、增强植株生理活性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稻鸭共作.[M].沈晓昆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邹琦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稻鸭共育对稻田水体藻类群落的影响 [J].
曹凑贵 ;
汪金平 ;
金晖 ;
袁伟玲 ;
刘丰颢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7, (01) :146-148
[4]   稻鸭共生对稻田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 [J].
汪金平 ;
曹凑贵 ;
金晖 ;
王昌付 ;
刘丰颢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0) :2001-2008
[5]   稻鸭共作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J].
甄若宏 ;
王强盛 ;
张卫建 ;
卞新民 ;
沈晓昆 ;
李元喜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60-3065
[6]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甲烷的研究及经济评价 [J].
向平安 ;
黄璜 ;
黄梅 ;
甘德欣 ;
周燕 ;
付志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5) :968-975
[7]   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 [J].
席运官 ;
钦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237-242
[8]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魏守辉 ;
强胜 ;
马波 ;
韦继光 ;
陈建卫 ;
吴建强 ;
谢桐洲 ;
沈晓昆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9-16
[9]   稻鸭共育复合系统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J].
禹盛苗 ;
欧阳由男 ;
张秋英 ;
彭钢 ;
许德海 ;
金千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52-1256
[10]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根系特性及经济效益 [J].
刘小燕 ;
刘大志 ;
陈艳芬 ;
黄璜 ;
钟蕾 ;
余建波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