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16
作者
娄小芬
罗玲
孔照林
机构
[1] 浙江省气象台
关键词
梅雨; 异常降水; 旱涝急转; 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的2.5°×2.5°再分析资料、NOAA的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常规观测降水资料以及梅雨特征指数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11年梅汛期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季风和对流系统等的演变特征,以揭示2011年梅雨期降水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2011年入梅和出梅均偏早,旱涝急转迅速,降水集中,梅雨总量异常偏多;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500 hPa西风带环流的调整、西南季风北涌至长江流域的时间均早于常年是2011年入梅偏早的原因。ITCZ(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的北抬伴随强热带风暴"米雷"北上引起副热带高压的北抬东退是出梅偏早的主要原因;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迅速调整,同时中高纬度环流也快速调整,西南季风和水汽输送也由弱转强,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受冬季风控制迅速转为冷暖气流的汇合地,且此期间大气层结不稳定,降水强度大。以上原因导致该区域出现迅速的旱涝急转;梅雨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偏强,强盛的季风涌、中高纬度冷空气和青藏高原对流扰动东传的有利配置导致了2011年梅雨总量异常偏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11年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J].
司东 ;
柳艳菊 ;
马丽娟 ;
王艳娇 ;
王遵娅 ;
唐进跃 .
气象, 2012, 38 (05) :601-607
[2]   东北冷涡背景下浙江省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 [J].
罗玲 ;
胡亮 ;
何金海 ;
娄小芬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6) :35-42
[3]   2009年6月皖南梅雨暴雨诊断分析和水汽后向轨迹模拟 [J].
苏继峰 ;
周韬 ;
朱彬 ;
刘姝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3) :34-38
[4]   2008年梅雨异常大尺度环流成因分析 [J].
牛若芸 ;
金荣花 .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1326-1334
[5]   江淮梅雨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 [J].
毛文书 ;
王谦谦 ;
李国平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267-1275
[6]   2007年梅雨锋降水的大尺度特征分析 [J].
陶诗言 ;
卫捷 ;
张小玲 .
气象, 2008, (04) :3-15
[7]   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分析 [J].
金荣花 ;
陈涛 ;
鲍媛媛 ;
王秀文 ;
张芳华 .
气象, 2008, (04) :79-85
[8]   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对流系统与中国东部降水的相关关系 [J].
胡亮 ;
李耀东 ;
付容 ;
何金海 .
高原气象, 2008, (02) :301-309
[9]   义乌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冯利华 ;
赵贤产 ;
毛樟林 ;
华云峰 ;
朱跃娟 ;
朱持则 ;
张行才 ;
骆高远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1) :1-4
[10]   1999年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J].
隆霄 ;
程麟生 ;
王文 .
高原气象, 2007, (03) :56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