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

被引:10
作者
沈明 [1 ,2 ]
沈镭 [1 ]
张超 [1 ,2 ]
刘立涛 [1 ]
钟帅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关键词
资源经济; 能源供给;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协调度分析; 陕西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 ;
摘要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战略基地和大西北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能力关乎国家能源和生态安全,探究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3E)的协调性及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能源供给为切入点对陕西省3E现状进行定性分析,推断能源供给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选取25个指标构建3E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各子系统之间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2)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波动大;(3)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度对能源供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143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河南省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协调度分析.[D].张闪闪.中原工学院.2012, 06
[2]   高强度能源开发区气候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J].
刘晓琼 ;
刘彦随 ;
李同昇 ;
于正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2) :159-164
[3]   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J].
洪开荣 ;
浣晓旭 ;
孙倩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16-23
[4]   能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赵小平 ;
薛惠锋 ;
宋立强 .
环境保护科学, 2014, 40 (01) :57-60
[5]   陕西省CO2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袁晓玲 ;
班斓 ;
杨万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4) :165-170
[6]   西部地区能源开发、环境质量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J].
焦兵 ;
卢琦 .
工业技术经济, 2013, 32 (06) :142-149
[7]   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J].
薛静静 ;
沈镭 ;
刘立涛 ;
高天明 .
资源科学, 2013, 35 (04) :713-721
[8]   中国西北五省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J].
何剑 ;
纪俊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4) :19-24
[9]   中国煤炭资源供应格局演变及流动路径分析 [J].
高卫东 ;
姜巍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2, (02) :9-14
[10]   陕西油气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分析 [J].
张凡勇 ;
巩前胜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02) :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