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被引:22
作者
吴文芳
刘洁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新技术变革; 去劳动关系化; 公私法; 分类协同;
D O I
10.19862/j.cnki.xsyk.000249
中图分类号
D91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近代社会,个人被抽象为无差别、理性且平等的主体,资本家以"契约自治"之名对劳动者实行残酷的剥削,唤起了人们对抽象人之理论预设的反思。由此,扶助弱者、带有倾斜保护意蕴的社会立法兴起。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劳动关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低技能劳动者、从事常规工作的中间阶层面临被就业市场淘汰的风险。公私法融合属性的社会法制度,在应对灵活就业和技术失业问题上显得乏力,社会法应向更纯粹的私法和更广泛的公法靠拢,分类协同规范相关社会关系:充分尊重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淡化劳动合同中不必要的管制色彩;从人权保护视角重新定位劳动基准法,将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具体化,建立以全民基本收入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2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论社会安全权 [J].
胡玉鸿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1, 36 (02) :66-77
[2]   劳动基准法的范畴、规范结构与私法效力 [J].
沈建峰 .
法学研究, 2021, 43 (02) :76-94
[3]   挑战与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就业市场的法律规制 [J].
战东升 .
法商研究, 2021, 38 (01) :68-80
[4]   重申受教育人权:意义、内涵与国家义务 [J].
申素平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 41 (06) :25-31
[5]   社会化小生产与劳动法的制度调适 [J].
闫冬 .
中外法学, 2020, 32 (06) :1614-1633
[6]   文明转型与世界法律变革 [J].
张恒山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1, 39 (01) :3-13
[7]   人工智能失业:社会化挑战与法律应对 [J].
田思路 ;
刘兆光 .
重庆社会科学, 2020, (10) :32-43
[9]   重思人工智能的辩证法:从人工智能到人类未来 [J].
潘斌 .
天津社会科学 , 2020, (03) :23-29+43
[10]   互联网平台用工的“类雇员”解释路径及其规范体系 [J].
王天玉 .
环球法律评论, 2020, 42 (03) :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