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同下垫面的能量平衡及温度差异模拟

被引:8
作者
崔耀平 [1 ,2 ]
刘纪远 [2 ]
张学珍 [2 ]
胡云锋 [2 ]
王军邦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能量平衡; 城市下垫面; LUMPS; 蒸散;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能量平衡是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物理基础。利用北京市教学植物园2010年的实测数据,设置不同类型下垫面(植被覆盖类型:林地、草地和不透水层覆盖类型:道路、房屋),利用局地尺度城市气象参数化方案模拟并分析了相同气象条件和净辐射通量输入下,不同类型下垫面的显热、潜热通量及蒸散降温效应的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下垫面的各能量支出项有明显差异,植被覆盖区域和不透水层覆盖区域的波文比年均值分别为0.28和4.60,且在植被生长季差异较大;(2)城市扩展过程中道路、房屋替换林地、草地的过程,也是显热增加而潜热减少的过程。植被层向不透水层转换的过程中,显热通量年均增加32.74W/m2,潜热通量减少38.87W/m2,储热通量增加7.95W/m2;(3)理论上,植被蒸散的年降温效应使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区域的气温比不透水层区域可低2.63℃。
引用
收藏
页码:1257 / 12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城市绿地水热通量的遥感反演与实验验证
    王修信
    朱启疆
    陈声海
    刘馨
    胡玉梅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3) : 63 - 66
  • [2] 不同类型绿地对南京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
    唐罗忠
    李职奇
    严春风
    孙储华
    徐新
    相恒让
    [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 23 - 28
  • [3] 应用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方案研究城市冠层结构对城市热岛的热力影响
    何晓凤
    蒋维楣
    刘红年
    周荣卫
    [J]. 大气科学, 2008, (06) : 1445 - 1457
  • [4] 归一化水汽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钱乐祥
    崔海山
    [J]. 地理研究, 2008, (06) : 1358 - 1366+1483
  • [5] 城市公园绿地水、热与CO2通量观测与分析
    王修信
    朱启疆
    陈声海
    孙睿
    杨胜天
    胡玉梅
    刘馨
    高凤飞
    [J]. 生态学报, 2007, (08) : 3232 - 3239
  • [6]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现状及特征
    王喜全
    王自发
    郭虎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5) : 627 - 636
  • [7] 经济改革背景下中国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刘纪远
    战金艳
    邓祥征
    [J].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5, 34 (06) : 444 - 449+476
  • [8] 城市边界层数值模式研究以及在香港地区复杂地形下的应用
    佟华
    陈仲良
    桑建国
    [J]. 大气科学, 2004, (06) : 957 - 978+1021
  • [9] 改进的热惯量模式及遥感土壤水分
    张仁华
    [J]. 地理研究, 1990, (02) : 101 - 112
  • [10] 城市绿地缓解热岛的空间特征研究[D]. 贾刘强.西南交通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