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区秋冬季黑炭气溶胶的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15
作者
杨卫芬
程钟
沈琰
机构
[1]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黑炭气溶胶; 浓度变化; 常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根据常州市2012年9月—2013年1月的黑炭气溶胶(Black Carbon,以下简称BC)在线监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BC在秋冬季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对BC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秋冬季BC平均值为5.17(1.48~17.02)μg/m3,主要集中在1.00μg/m3~7.50μg/m3,冬季较高于秋季,小时均值最大值达33.87μg/m3;BC本底值为3.50μg/m3;1月份BC日均值变化幅度最大,发生高污染的频率最高。BC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结构,一天中最大浓度多出现在上午06:00—09:00,特殊天气条件下,BC小时值存在不同的分布情况;BC在不同风向的输送条件下有明显的不同,偏东北方向过来的气团易造成BC高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南京大气细颗粒中有机碳与元素碳污染特征 [J].
张予燕 ;
俞美香 ;
任兰 ;
朱志锋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 24 (04) :30-32
[2]   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 [J].
侯美伶 ;
王杨君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 24 (02) :6-11
[3]   AE31型黑碳气溶胶监测仪的使用与日常维护 [J].
李礼 ;
杨灿 ;
唐晓 .
分析仪器, 2012, (02) :85-90
[4]   天津城区秋冬季黑碳气溶胶观测与分析 [J].
姚青 ;
蔡子颖 ;
韩素芹 ;
黄鹤 .
环境化学, 2012, 31 (03) :324-329
[5]   天津夏季黑碳气溶胶及其吸收特性的观测研究 [J].
蔡子颖 ;
韩素芹 ;
黄鹤 ;
姚青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5) :719-723
[6]   上海市区和郊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对比 [J].
肖秀珠 ;
刘鹏飞 ;
耿福海 ;
高伟 ;
甄灿明 ;
赵春生 .
应用气象学报, 2011, (02) :158-168
[7]   鞍山黑碳气溶胶观测 [J].
王绪鑫 ;
马雁军 ;
向旬 ;
董秀辉 ;
安俊琳 .
环境化学, 2010, 29 (06) :1091-1095
[8]   塔克拉玛干沙漠黑碳气溶胶的特性及来源 [J].
薛福民 ;
李娟 ;
黄侃 ;
王琼真 ;
林燕芬 ;
黄洁 ;
庄国顺 .
中国科学:化学, 2010, 40 (05) :556-566
[9]   珠江三角洲黑碳气溶胶及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J].
吴兑 ;
毛节泰 ;
邓雪娇 ;
铁学熙 ;
张远航 ;
曾立民 ;
李菲 ;
谭浩波 ;
毕雪岩 ;
黄晓莹 ;
陈静 ;
邓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1542-1553
[10]   长春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J].
高枞亭 ;
张仁健 ;
苏丽欣 .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80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