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器及施液量对水稻冠层农药雾滴沉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徐德进
顾中言
徐广春
许小龙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喷雾器械; 施液量; 雾滴密度; 雾滴覆盖率; 沉积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 [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的】分析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分布特征,阐明农药剂量的沉积结构及空间分布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农药雾滴采集装置和水敏纸收集农药雾滴,通过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密度,并利用示踪剂估测农药沉积量。【结果】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45°和0°水稻叶片正面的雾滴覆盖率显著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在225、450、6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大于200个/cm2,施液量间差异显著。手动喷雾器在600、900、1 2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和45°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小于15个/cm2,施液量间无显著差异。相同剂量,弥雾机在45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最高;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无显著差异。手动喷雾器喷雾叶片反面的农药沉积量均低于弥雾机喷雾。用15 g a.i.·hm-2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纵卷叶螟,弥雾机在施液量45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高,手动喷雾器在施液量1 20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稻田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叶片正面的覆盖率均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喷雾时增加施液量,能提高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和覆盖率;手动喷雾器喷雾时增加施液量,无显著效应。与手动喷雾器相比,弥雾机喷雾显著增加了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农药沉积量,能显著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284 / 42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稻田农药科学减量的技术体系及其原理 [J].
顾中言 ;
徐广春 ;
徐德进 ;
许小龙 .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28 (05) :1016-1024
[2]   药液量及施药方法对不同株型水稻生育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J].
黄世文 ;
刘连盟 ;
王玲 ;
刘恩勇 ;
范锃岚 ;
肖丹凤 ;
侯恩庆 .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 (02) :211-217
[3]   雾滴密度及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 [J].
徐德进 ;
顾中言 ;
徐广春 ;
许小龙 ;
董玉轩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04) :666-674
[4]   雾滴密度与喷雾方式对毒死蜱防治褐飞虱效果的影响 [J].
董玉轩 ;
顾中言 ;
徐德进 ;
徐广春 ;
许小龙 .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39 (01) :75-80
[5]   水稻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 [J].
蔡书凯 ;
李靖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1) :2403-2410
[6]   药液表面张力与喷雾方法对雾滴在水稻植株上沉积的影响 [J].
徐德进 ;
顾中言 ;
徐广春 ;
许小龙 ;
范鹏 .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 (02) :213-218
[7]   机动弥雾法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蚜虫的雾滴沉积密度与防效的关系 [J].
崔丽 ;
王金凤 ;
秦维彩 ;
尹姣 ;
袁会珠 .
农药学学报, 2010, (03) :313-318
[8]   氟虫腈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研究 [J].
朱金文 ;
周国军 ;
曹亚波 ;
戴余有 ;
朱国念 .
农药学学报, 2009, 11 (02) :250-254
[9]   水稻中后期相关农药使用次数与农药残留量动态关系的研究 [J].
钱允辉 ;
王志强 ;
张夕林 ;
陆自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9) :2678-2685
[10]   水稻田农药喷雾分布与雾滴沉积量的试验分析 [J].
宋淑然 ;
洪添胜 ;
王卫星 ;
张和兴 ;
罗锡文 ;
Sévila Franci .
农业机械学报, 2004, (06)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