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北部地区不同氮、磷处理对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施泽升 [1 ]
续勇波 [2 ]
雷宝坤 [3 ]
刘宏斌 [4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土; 田面水; 氮,磷; 动态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稻种植期的田面水氮、磷浓度是稻田N、P径流流失、N素的氨挥发等各种损失途径的关键控制因子。通过田间定点实验监测与分析研究了洱海北部地区水稻土田面水氮磷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氮(TN)以及可溶性总氮(DTN)在施基肥后是先升后降的趋势,1~3d内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9d后含量差异趋同;在施入孕穗肥后,TN及DTN浓度立即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在9d后含量很少,并趋于稳定;DTN浓度变化趋势可用二次曲线模型Y=AX2+BX+C来描述;铵态氮(NH+4-N)浓度变化在不同施肥时期有明显区别,施基肥后田面水NH+4-N浓度在3~5d内到顶点,而在追肥期1~2d内就到顶峰;田面水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DTP)浓度施入基肥后呈指数型下降,在施肥12d后差异趋同,其变化都可用指数模型(Y=C0×ekt,k<0)来描述。因此,施肥后9d内是控制N损失的关键时期,控制P损失的关键时期则是在施肥后的两周内;水稻施肥应避开降雨时期,以减少施肥后的径流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838 / 8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 [J].
汤秋香 ;
任天志 ;
雷宝坤 ;
翟丽梅 ;
胡万里 ;
张继宗 ;
林涛 ;
刘宏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3) :608-615
[2]   云贵高原湖泊水质现状及演变 [J].
于洋 ;
张民 ;
钱善勤 ;
李大命 ;
孔繁翔 .
湖泊科学, 2010, 22 (06) :820-828
[3]   施磷对太湖流域水稻田磷素径流流失形态的影响 [J].
杨丽霞 ;
杨桂山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5) :31-34
[4]   DMPP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流失潜能的影响 [J].
俞巧钢 ;
陈英旭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9) :1274-1280
[5]   滇池流域原位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磷素流失差异研究 [J].
曹雪艳 ;
李永梅 ;
张怀志 ;
张维理 ;
王自林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3) :13-17
[6]   模拟降雨条件下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J].
张继宗 ;
雷秋良 ;
左强 ;
张维理 ;
王秋兵 ;
范先鹏 ;
刘宏斌 .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11) :2688-2692
[7]   水稻田磷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J].
张威 ;
艾绍英 ;
姚建武 ;
李盟军 ;
杨丽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6) :237-243
[8]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记录的泥沙沉积过程研究 [J].
李勉 ;
杨剑锋 ;
侯建才 ;
沈中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2) :64-69
[9]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稻-麦轮作地表径流中磷的变动规律 [J].
张红爱 ;
张焕朝 ;
钟萍 .
生态科学, 2008, (01) :17-23
[10]   施磷对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磷素流失的影响 [J].
杨丽霞 ;
杨桂山 ;
苑韶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4) :51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