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林管局白桦次生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被引:12
作者
宋熙龙 [1 ]
毕君 [2 ]
刘峰 [3 ]
王超 [2 ]
机构
[1] 河北省林业外资项目管理中心
[2]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河北省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关键词
白桦次生林; 生物量; 碳汇; 碳密度;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10.06.021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木兰林管局16~54年生白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材料,通过对12块标准地的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研究,建立了白桦次生林幂函数形式的生物量转换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白桦次生林林木层平均碳密度为37.3263t/hm2,土壤层为144.3060t/hm2,地被层为5.4435t/hm2,林分平均碳密度为187.0760t/hm2;木兰林管局白桦次生林生物现存总量为137.58687万t,碳储量为296.18239万t。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D].陈遐林.北京林业大学.2003, 02
  • [2] 甘肃小陇山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特征
    程堂仁
    冯菁
    马钦彦
    王玉涛
    康峰峰
    冯仲科
    张彦林
    邓向瑞
    [J]. 生态学报, 2008, (01) : 33 - 44
  • [3]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森林碳汇研究
    张维成
    田佳
    王冬梅
    丁国栋
    孟东霞
    [J]. 林业调查规划, 2007, (05) : 18 - 22
  • [4]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方精云
    郭兆迪
    朴世龙
    陈安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 804 - 812
  • [5] 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方精云
    刘国华
    朱彪
    王效科
    刘绍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 533 - 543
  • [6] 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焦燕
    胡海清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 2248 - 2252
  • [7] 京都协议下的森林碳汇(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及其前景与对策
    毕君
    冯小军
    姚章军
    [J]. 河北林业科技, 2005, (05) : 35 - 36+43
  • [8]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代静玉
    周运超
    张平究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 609 - 618
  • [9]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马钦彦
    陈遐林
    王娟
    蔺琛
    康峰峰
    曹文强
    马志波
    李文宇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 100 - 104
  • [10]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碳汇功能评价
    赵海珍
    王德艺
    张景兰
    冯学全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 43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