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海中央次海盆海山火山岩形成背景与构造约束的再认识

被引:28
作者
杨蜀颖 [1 ]
方念乔 [1 ]
杨胜雄 [2 ]
姚伯初 [2 ]
梁德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中央次海盆海山; 火山岩; 岩浆源区; 陆壳混染; 陆缘破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拟通过分析南海中央次海盆海山火山岩样品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资料来审视研究区的岩浆过程及其构造背景.综合位于南海中央次海盆的中南、珍贝-黄岩、涨中、宪北、玳瑁、尖峰这6条海山链的火山岩资料及最新分析结果,将来自各条海山链的洋岛型碱性玄武岩、具有过渡性质的拉斑玄武岩,以及粗面岩、粗面安山岩、流纹英安岩等纳入统一的岩浆分异体系进行地球化学特征检验.相关参数表明,中央次海盆海山火山岩岩浆具有连续的演化关系但源区性质并不均一,属于EMⅠ和DMM双端员混合.根据分析样品的Mg#值、分异指数DI以及主、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初步判定原始岩浆在上地幔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后继续演化,产生包括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粗面岩等在内的岩石组合.其中,富集型OIB的多项地化参数特征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似有陆壳成分的加入,这可能是被动大陆边缘破裂留给南海海盆的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55 / 47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晚中新世南海珍贝-黄岩海山岩浆活动及其演化: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J].
王叶剑 ;
韩喜球 ;
罗照华 ;
邱中炎 ;
丁巍伟 ;
李家彪 ;
高水土 ;
陈荣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 31 (04) :93-102
[2]   辽东半岛早第三纪饮马湾山辉长岩体的基本特征及岩浆结晶过程 [J].
徐钊 ;
韩宝福 ;
张磊 ;
舒桂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5) :389-397
[3]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J].
孙卫东 ;
凌明星 ;
汪方跃 ;
丁兴 ;
胡艳华 ;
周继彬 ;
杨晓勇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8, (03) :218-225
[4]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研究 [J].
鄢全树 ;
石学法 ;
王昆山 ;
卜文瑞 ;
肖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1) :56-71
[5]   南沙海区及其周缘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及构造意义 [J].
周蒂 ;
刘海龄 ;
陈汉宗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354-363
[6]   Cenozoic Volcanism i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Vicinity and South China Sea Spreading [J].
Zhao Hailing Deng Jinfu Li Kaiming Di Yongjun Yu Junji Zhao Jianhua Li Yonghua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2, (03) :18-25
[7]   南海中部海山性质研究 [J].
杨金玉 ;
张训华 ;
王修田 .
海洋科学, 2001, (07) :31-34
[8]   Dupal同位素异常的概念、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J].
邢光福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7, (04) :281-291
[9]   南海海盆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 [J].
姚伯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2) :1-13
[10]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Ⅱ)Sr、Nd、Ce同位素组成 [J].
刘丛强,解广轰,增田彰正 .
地球化学, 1995, (03) :2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