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沉积构造组合模式下的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以东蒙古塔贝尔凹陷为例

被引:20
作者
单敬福 [1 ]
王峰 [2 ]
孙海雷 [3 ]
孙继刚 [4 ]
蒙启安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3]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4] 大庆油田采油四厂地质大队
关键词
塔贝尔凹陷; 构造演化; 充填响应; 构造沉降; 同生断裂组合模式; 蒙古;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0.03.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贝尔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位于蒙古国东部,向北延伸进入中国境内,与中国的海拉尔盆地同属一个构造单元。塔贝尔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早白垩世由高角度不整合面所限定的一个区域性(二级)的沉积层序构造单元,其内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和数个四级、五级的层序单元。整体上显示为四套从水进到水退的沉积旋回,可识别出扇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泊—三角洲等三套沉积相组合。构造、气候、古地貌、物源供给及湖平面的变化等各地质要素之间配合严格控制着凹陷内部层序的构成及其充填响应模式。不同的同生断裂组合模式及其构造参量的变化明显对内部砂体的富集起到再分配、再沉积作用,特别是"人"字型、"之"字型类断裂组合系统,其形成的局部"断角式"富砂模式,易形成良好的圈闭,是有利的勘探方向。构造沉降过程等分析揭示了沉积凹陷经历了三次沉积速率变化的演化旋回,即三个不同的沉降阶段。分别为早白垩世早期的缓慢加速沉降阶段、早白垩世中期的快速沉降阶段和早白垩世晚期的快速—缓慢沉降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160m/Ma、205m/Ma和120m/Ma。规模不等的构造沉降严格控制着砂体分散体系在四维空间的展布。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4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神经网络和开窗技术的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方法——以大庆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砂岩为例附视频 [J].
单敬福 ;
纪友亮 ;
史榕 ;
柳成志 .
地质科学, 2007, (02) :395-402
[2]   柴达木盆地北缘结绿素—红山地区古新统至中新统沉积相 [J].
金振奎 ;
齐聪伟 ;
薛建勤 ;
王春生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377-388
[3]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油气成藏规律 [J].
叶德燎 .
地质科学, 2005, (02) :227-236
[4]  
库车坳陷白垩纪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模式[J]. 林畅松,王清华,肖建新,王国林,丁孝忠,纪云龙.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5]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界面特征及低位域沉积模式 [J].
辛仁臣 ;
蔡希源 ;
王英民 .
沉积学报, 2004, (03) :387-392
[6]   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20年 [J].
张昌民 ;
张尚锋 ;
李少华 ;
淡卫东 ;
侯路 .
沉积学报, 2004, (02) :183-192
[7]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石砥石 ;
徐怀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1-10
[8]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J].
金振奎 ;
张响响 ;
邹元荣 ;
王邵华 ;
明海慧 ;
周新科 ;
杜社卿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99-108
[9]   烃源岩之下岩性油藏成藏模拟实验及其机制分析 [J].
张云峰 ;
王朋岩 ;
陈章明 .
地质科学, 2002, (04) :436-443
[10]   济阳坳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特点分析 [J].
郭元岭 ;
赵乐强 ;
石红霞 ;
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33-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