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孔隙介质内天然气运移的微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立宽 [1 ]
王震亮 [2 ]
曲志浩 [2 ]
于岚 [3 ]
袁珍 [2 ]
刘小洪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3]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真实砂岩模型; 天然气运移; 微观机理; 物理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真实的砂岩微观模型,通过与实际地质状况较为相似条件下的气驱水运移实验模拟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内的二次运移,直接观察了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喉道内运移的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真实砂岩孔隙介质中天然气的微观运移机理。研究发现,天然气运移路径的形态通常迂回曲折,表现复杂的分支状特征,而且气体只沿毛细管阻力最小的运移路径向前运移;受真实砂岩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和运移动力变化的影响,天然气运移的速率不均一,呈现出跳跃式的运移方式;在孔喉比相差较大的亲水介质中,气体的卡断现象较为普遍,卡断增加了气体运移的阻力,对天然气运移十分不利;外界突发性的振动能够增加天然气运移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碳酸盐岩裂缝介质中微观二维油水运移聚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J].
唐玄 ;
金之钧 ;
杨明慧 ;
明海会 .
地质论评, 2006, (04) :570-576
[2]   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形成过程实验及机理分析 [J].
张发强 ;
罗晓容 ;
苗盛 ;
王为民 ;
周波 .
地质科学, 2004, (02) :159-167
[3]   裂缝介质中石油运移模拟实验研究 [J].
康永尚 ;
郭黔杰 ;
朱九成 ;
陈连明 ;
曾联波 .
石油学报, 2003, (04) :44-47
[4]   石油二次运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发强 ;
罗晓容 ;
苗盛 ;
王为民 ;
周波 ;
黄延章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1) :69-75
[5]   静水条件下背斜圈闭系统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及机理分析 [J].
曾溅辉 ;
王洪玉 .
地质论评, 2001, (06) :590-595
[6]   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实验模拟研究现状与发展 [J].
曾溅辉 ;
金之钧 ;
王伟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94-97+121
[7]   砂岩微观孔隙模型两相驱替实验 [J].
孔令荣 ;
曲志浩 ;
万发宝 ;
孙卫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1, (04) :79-85+103
[8]   用透明孔隙模型研究油层残余水的形成 [J].
曲志浩 ;
孔令荣 .
石油实验地质, 1986, (01) :72-78+97
[9]  
Thepatterns and its effect factors of secondary hydrocarbonmigration. Zhang Faqiang,Luo Xiaorong,Miao Sheng,et al. Petroleum Geology&Experi ment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