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坡面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减流减沙效益研究
被引:2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佳
[
1
,
2
]
刘普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普灵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瑞芬
[
3
]
刘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栋
[
3
]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
地理科学
|
2012年
/ 32卷
/ 11期
关键词
:
植被恢复阶段;
减流效益;
减沙效益;
刈割处理;
D O I
:
10.13249/j.cnki.sgs.2012.11.013
中图分类号
: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延安燕沟流域退耕黄土坡面,根据植被状况建立不同植被恢复阶段(耕地、草地、灌木地、林地)径流小区,分析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各小区的减流减沙效益为:林地>灌木地>草地,草地和灌木地的减沙效益大于减流效益。对比草地和灌木地刈割前后的产流产沙量,可以看出,草地和灌木的减流效益有80%以上是由于地表枯落物及根系拦蓄径流造成,刈割后产沙量有明显增加,表明处于植被演替初级阶段的近地表层生态功能仍然比较脆弱,仍需进行封育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391 / 13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张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杨
;
刘艳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艳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渐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庆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280
-1285
[2]
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变化
[J].
张俊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张俊华
;
李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李国栋
;
南忠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南忠仁
;
肖洪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肖洪浪
;
赵自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赵自胜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982
-988
[3]
新疆南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满苏尔·沙比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吐布拉·依明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40
-446
[4]
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日变化差异及影响因素
[J].
周洪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周洪华
;
李卫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李卫红
;
杨余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杨余辉
;
曹志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曹志超
;
李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李稚
.
地理科学,
2011,
31
(02)
:190
-196
[5]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智杰
;
崔纪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崔纪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锦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光水
;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玉盛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475
-480
[6]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基于137Cs示踪的定量评价[J]. 汪亚峰,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罗春燕.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7]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鹏宇
;
徐学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徐学选
;
刘普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刘普灵
;
陈天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陈天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廖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波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1)
:40
-44
[8]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J].
毛艳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毛艳玲
;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杨玉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刑世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光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纪超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4)
:132
-137
[9]
坡面植被恢复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
[J].
陈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陈浩
;
蔡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蔡强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69
-80
[10]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J].
袁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袁希平
;
雷廷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雷廷武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296
-300
←
1
2
→
共 17 条
[1]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张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杨
;
刘艳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艳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渐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庆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280
-1285
[2]
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变化
[J].
张俊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张俊华
;
李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李国栋
;
南忠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南忠仁
;
肖洪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肖洪浪
;
赵自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赵自胜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982
-988
[3]
新疆南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满苏尔·沙比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吐布拉·依明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40
-446
[4]
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日变化差异及影响因素
[J].
周洪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周洪华
;
李卫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李卫红
;
杨余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杨余辉
;
曹志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曹志超
;
李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李稚
.
地理科学,
2011,
31
(02)
:190
-196
[5]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智杰
;
崔纪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崔纪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锦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光水
;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玉盛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475
-480
[6]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基于137Cs示踪的定量评价[J]. 汪亚峰,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罗春燕.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7]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鹏宇
;
徐学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徐学选
;
刘普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刘普灵
;
陈天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陈天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廖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波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1)
:40
-44
[8]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J].
毛艳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毛艳玲
;
杨玉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杨玉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刑世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光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纪超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4)
:132
-137
[9]
坡面植被恢复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
[J].
陈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陈浩
;
蔡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蔡强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69
-80
[10]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J].
袁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袁希平
;
雷廷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雷廷武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296
-30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