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近度概念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23
作者
曾明剑 [1 ]
张备 [1 ]
吴海英 [2 ]
王文兰 [1 ]
谌芸 [3 ]
张冰 [1 ]
周嘉陵 [1 ]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江苏省气象台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强对流; 接近度; 预报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 [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邻(临)近原则对江苏2000-2010年2-9月2668次区域性普通雷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和短时强降水等5类强对流天气,首先,利用同期每天4次1°×1°NCEPFNL分析资料回算的56种热力、动力、能量、水汽等对流参数进行了匹配,获得了各类强对流天气在不同月份的对流参数特征值,并以此作为参考序列,以10 km分辨率、逐时预报输出的中尺度数值模式探空计算的对应对流参数作为比较序列。然后,以各月各类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参数特征值相对气候基态的差异性和自身稳定性为评价指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技术对其进行了权重分配。最后,应用模糊数学、灰色理论及经济学方面的有关方法和概念,从考察序列间接近程度角度出发,引进、构建了系列"接近度"指数并用于强对流天气实时预报,取得了较好业务预报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57 / 13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东北冷涡对江淮飑线生成的影响研究 [J].
郑媛媛 ;
张雪晨 ;
朱红芳 ;
姚晨 ;
施帅红 .
高原气象, 2014, 33 (01) :261-269
[2]   基于流型识别和物理量要素分析河南强对流天气特征 [J].
张一平 ;
吴蓁 ;
苏爱芳 ;
徐文明 ;
梁俊平 ;
李周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492-1502
[3]   “090603”强飑线过程动力结构特征的观测与模拟分析 [J].
吴海英 ;
陈海山 ;
蒋义芳 ;
姚丽娜 ;
曹舒娅 .
高原气象 , 2013, (04) :1084-1094
[4]   中国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J].
樊李苗 ;
俞小鼎 .
高原气象, 2013, 32 (01) :156-165
[5]   安徽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和临近预警 [J].
姚叶青 ;
郝莹 ;
张义军 ;
李劲 ;
刘高平 ;
邱学兴 ;
余金龙 ;
刘远永 .
高原气象, 2012, (06) :1721-1730
[6]   一次南方春季强对流过程中影响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分析 [J].
陈涛 ;
张芳华 ;
宗志平 .
高原气象 , 2012, (04) :1019-1031
[7]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快速循环系统的强对流天气分类概率预报试验 [J].
雷蕾 ;
孙继松 ;
王国荣 ;
郭锐 .
气象学报, 2012, 70 (04) :752-765
[8]   “6.3”区域致灾雷暴大风形成及维持原因分析 [J].
王秀明 ;
俞小鼎 ;
周小刚 ;
牛淑贞 .
高原气象 , 2012, (02) :504-514
[9]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J].
郑媛媛 ;
姚晨 ;
郝莹 ;
张雪晨 .
气象, 2011, 37 (07) :795-801
[10]   新一代天气雷达与地面雨量资料的综合分析 [J].
丛芳 ;
刘黎平 .
气象, 2011, 37 (05) :53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