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被引:72
作者
宋健民
戴双
李豪圣
程敦公
刘爱峰
曹新有
刘建军
赵振东
机构
[1] 不详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山东省; 小麦; 产量; 品质; 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近年来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的演变情况,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方法】统计1999年至2010年山东省审定的55个小麦品种的18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山东省近年审定品种产量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61.65 kg.hm-2,但产量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明显,只有粒重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尽管相关系数非常低。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57 d,株高、最大分蘖数呈下降趋势,成穗率逐年上升。高产品种单位面积穗数较多,成穗率显著较高,提高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山东省近年审定品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指标相对较高,但Zeleny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等指标相对较低,指标间不协调。籽粒容重、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等指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下降的趋势。优质品种粒重显著较低,这也是提高其产量潜力的重点改良性状。总体来看,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以协调的,山东省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仍有相当大的空间,育种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结论】山东省近年来育成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多穗品种更适合山东气候和生产条件,单位面积穗数接近600 m-2、穗粒数40粒、粒重40 mg以上。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品种总体品质状况较差,而且各项品质指标非常不协调,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研究急需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114 / 11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 [J].
何中虎 ;
夏先春 ;
陈新民 ;
庄巧生 .
作物学报, 2011, 37 (02) :202-215
[2]   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J].
徐钰 ;
江丽华 ;
张建军 ;
林海涛 ;
宋效宗 ;
刘兆辉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S1) (S1) :23-26
[3]   小麦亩产789.9kg高产栽培技术思路 [J].
余松烈 ;
于振文 ;
董庆裕 ;
王东 ;
张永丽 ;
姚德常 ;
王坚强 .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04) :11-12
[4]   中国主产区小麦在品质区域间的差异 [J].
胡学旭 ;
周桂英 ;
吴丽娜 ;
陆伟 ;
武力 ;
李静梅 ;
王爽 ;
宋敬可 ;
杨秀兰 ;
王步军 .
作物学报, 2009, 35 (06) :1167-1172
[5]   山东省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演变及相关分析 [J].
刘莲 ;
胡延吉 ;
田纪春 ;
张永祥 .
种子, 2003, (06) :13-16+47
[6]   中国小麦品种磨粉品质研究 [J].
周艳华 ;
何中虎 ;
阎俊 ;
张艳 ;
王德森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6) :615-621
[7]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J].
何中虎 ;
林作楫 ;
王龙俊 ;
肖志敏 ;
万富世 ;
庄巧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4) :359-364
[8]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特性鉴定结果及评价 [J].
李鸿恩,张玉良,吴秀琴,李宗智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5) :29-37
[9]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J].
李宗智 ;
孙馥亭 ;
张彩英 ;
金亚辰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6) :35-41+98
[10]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 [J].
万富世 ;
王光瑞 ;
李宗智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