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武际 [1 ,2 ,3 ]
郭熙盛 [1 ,3 ]
鲁剑巍 [2 ]
王允青 [1 ]
张晓玲 [1 ]
许征宇 [1 ]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
关键词
连续秸秆覆盖; 土壤无机氮; 供应特征;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方法,于2008—2010年研究了水旱轮作制下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0—5 cm、5—15 cm和15—25 cm土层土壤NH4+-N、NO3--N含量,并且随着秸秆覆盖还田年限的延长和用量的提高,3个土层土壤的NH4+-N、NO3--N含量的增幅也随之增加。第5季水稻收获后,秸秆覆盖处理NH4+-N、NO3--N含量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8.83%—36.70%和12.04%—37.70%。秸秆覆盖还田使水稻生育前期土壤NH4+-N、NO3--N含量降低,有利于减少NO3--N的淋失。而后期氮素得到释放满足作物生殖生长的需要,则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秸秆覆盖还田后,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其中旱季作物(小麦、油菜)的增产效应要高于水稻,并且作物的增产幅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和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起主要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是小麦、水稻的有效穗数以及油菜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结论】连续秸秆覆盖还田促进了土壤无机氮的供应,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741 / 17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J].
屈会娟 ;
李金才 ;
沈学善 ;
魏凤珍 ;
吴进东 ;
马蓓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10) :2176-2183
[2]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J].
王永生 ;
黄剑 ;
杨世琦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4) :697-703
[3]   西湖平原区连续13年定位施肥对麦、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徐祖祥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1) :16-21
[4]   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汪军 ;
王德建 ;
张刚 ;
王灿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5) :40-44+62
[5]   山西褐土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钾素平衡的影响 [J].
王宏庭 ;
金继运 ;
王斌 ;
赵萍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04) :801-808
[6]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张静 ;
温晓霞 ;
廖允成 ;
刘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612-619
[7]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J].
李勇 ;
曹红娣 ;
邓九胜 ;
朱荣松 ;
白洁瑞 ;
周航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4) :46-51
[8]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耕层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罗珠珠 ;
黄高宝 ;
张仁陟 ;
蔡立群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5) :1085-1092
[9]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的氮素形态及氮素转化菌特征.[J].顾明华;区惠平;刘昔辉;黄景;黎晓峰;李柳霞;沈方科;江立庚;.应用生态学报.2009, 06
[10]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夏玉米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3 (0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