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屈会娟 [1 ,2 ]
李金才 [1 ]
沈学善 [1 ,3 ]
魏凤珍 [1 ]
吴进东 [1 ]
马蓓 [1 ]
机构
[1] 不详
[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3] 不详
[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6] 不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冬小麦; 结实粒数; 粒重; 小穗位; 粒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小麦穗部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及粒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3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的影响效应。【结果】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各处理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小穗平均单粒重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粒位的粒重也随小穗位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形式。结实小穗越多、各小穗结实粒数或单粒重差异越小,空间分布模拟曲线的弧度越平缓。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主茎穗和分蘖穗的结实小穗数与小穗结实粒数,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且下部小穗的结实粒数增加幅度较大;秸秆还田还提高了小麦不同粒位的单粒重,以第3、4粒位提高幅度较大。【结论】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不同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和粒重,进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176 / 21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两种类型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对群体环境的响应与调控 [J].
李娜娜 ;
田奇卓 ;
王树亮 ;
谢连杰 ;
裴艳婷 ;
李慧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03) :289-297
[2]   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穗位与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J].
屈会娟 ;
李金才 ;
沈学善 ;
李如意 ;
魏凤珍 ;
张一 .
作物学报, 2009, 35 (10) :1875-1883
[3]   小麦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 [J].
裴雪霞 ;
王姣爱 ;
党建友 ;
王秀斌 ;
张定一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2) :381-390
[4]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刘世平 ;
陈后庆 ;
陈文林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张洪程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5) :859-863
[5]   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J].
李春霞 ;
王俊忠 ;
李友军 ;
李胜利 ;
熊英 ;
陈阜 .
耕作与栽培, 2007, (03) :4-5+9
[6]   超级杂交水稻谷粒产量与叶光合速率的关系(英文) [J].
陈悦 ;
袁隆平 ;
王学华 ;
张道允 ;
陈娟 ;
邓启云 ;
赵炳然 ;
许大全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7, (03) :235-243
[7]   强筋小麦不同穗位及花位籽粒粒重和品质的变化 [J].
茹振钢 ;
李淦 ;
胡铁柱 ;
栗利波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5) :134-136
[8]   小麦穗籽粒数、单粒重及单粒蛋白质含量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 [J].
潘洁 ;
姜东 ;
曹卫星 ;
孙传范 .
作物学报, 2005, (04) :431-437
[9]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J].
刘世平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阮慧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393-396
[10]   曲周试区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影响的探讨 [J].
马永良 ;
宇振荣 ;
江永红 ;
罗维 ;
田淑敏 .
土壤, 2003, (01)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