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生命意义: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27
作者
朱志红 [1 ]
孙配贞 [2 ]
郑雪 [1 ]
王宣承 [3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命意义; 父母教养方式; 自尊; 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976.31 [家庭育儿];
学科分类号
0822 ;
摘要
目的:考察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广州市两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生中抽取一、二年级学生316名,用生命意义量表(PIL)、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测查。结果:男生的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得分均高于女生,而母亲情感温暖得分低于女生(均P<0.01);城镇学生的母亲过分干涉得分高于农村学生,而生活目标得分低于农村学生(均P<0.05)。父亲情感温暖能积极预测生命热忱、逃避(β=0.21、0.29,P<0.05),母亲情感温暖积极预测生活目标、未来期待(β=0.25,0.14;P<0.05)。自尊在父亲情感温暖与生命热忱(β=0.15,P>0.05)、父亲情感温暖与逃避(β=0.26,P>0.01)、母亲情感温暖与生活目标(β=0.17,P>0.05)、母亲情感温暖与未来期待(β=0.09,P>0.05)的作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结论: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生命意义密切相关,自尊在二者关系中有着中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6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西部地区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互关系[J]. 王昱文.社会心理科学. 2010 (07)
[2]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J].
周娟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1) :32-35
[3]   徐州地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调查 [J].
贾林祥 ;
石春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03) :219-219
[4]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 [J].
李虹 .
心理学报, 2006, (03) :422-427
[5]   高职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肖三蓉 ;
袁一萍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05) :385-388
[6]   父母教养方式、学生人格对私立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J].
肖海雁 ;
韦义平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04) :285-288
[7]   大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杨本元 ;
杨洪猛 ;
马雁琳 ;
李如良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 (S1) :104-105
[8]   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 [J].
马前锋 ;
蒋华明 .
心理科学, 2002, (02) :242-243+221
[9]   转型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 [J].
李祚山 .
心理科学, 2001, (04) :445-448+511
[10]   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J].
钱铭怡 ;
肖广兰 .
心理科学, 1998, (06) :55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