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古生界构造结构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16
作者
郭战峰
杨振武
刘新民
陈红
龙幼康
机构
[1]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古生代; 构造结构; 构造单元; 油气勘探; 勘探潜力; 勘探方向; 江汉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汉平原古生界具有北西—南东向分为三块、北东—南西向分为三带及纵向上多层楼的构造结构特征。三个区块为当阳—京山构造区、荆州—仙桃构造区及鄂城—大冶构造区,每个区块均可划分出三个次级构造带,并在全区形成三个构造变形分带。这三个分带在变形强度、构造样式等方面具有特征性差异:北东侧的构造分带受东秦岭—大别山造山运动产生的挤压应力的直接作用,显示以逆冲推覆结构为主要特征;南西侧的构造分带在三个构造区有差别,在当阳—京山构造区形成斜坡稳定带,在另两个构造区则以推覆叠瓦构造为特征;中部构造分带一般显示前缘断褶或复合叠加构造。当阳—京山构造区东部和鄂城—大冶构造区应以逆冲推覆体为勘探对象;荆州—仙桃构造区的仙桃地区应以上古生界油气藏为勘探目标;当阳—京山构造区西部宜昌稳定带和荆州—仙桃构造区的珂理—簰洲地区则应以下古生界油气藏为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江汉盆地前白垩系油气勘探前景展望 [J].
叶舟 ;
支家生 ;
梁兴 ;
张廷山 ;
徐克定 .
天然气工业, 2005, (02) :14-19+27
[2]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与盆地成生关系 [J].
刘云生 ;
杨振武 ;
陈红 ;
廖宗廷 ;
周征宇 ;
陈焕疆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3) :21-24
[3]   中国南方古隆起对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J].
赵宗举 ;
朱琰 ;
邓红婴 ;
徐云俊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1) :10-17+27
[4]   中扬子及邻区层序地层与原型盆地演化 [J].
戴少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29-235
[5]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J].
郭华 ;
吴正文 ;
柴育成 ;
冯明 .
现代地质, 2002, (02) :121-129
[6]   湖北省随枣地区推覆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J].
樊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5, (04) :3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