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位于古亚洲和太平洋两大全球性构造域的交叠部位 ,其中新生代断裂演化、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和盆地演化的地质事实显示华北北部中新生代存在 5个挤压作用时期。自老至新为 :①中三叠世末挤压期 (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2 1 5Ma) ;②早侏罗世末挤压期 (海房沟组或九龙山组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1 78Ma) ;③晚侏罗世末挤压期 (义县组或东岭台组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1 3 5Ma) ;④晚白垩世末挤压期 (古近系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65Ma) ;⑤古近纪末挤压期 (新近纪前挤压期 ,峰值年龄 2 5Ma)。 5个挤压期在时间上相对较短 ,并为 6个时间较长 ,构造运动相对和缓或伸展的成盆沉积期一一隔开。 6个成盆沉积期包括 :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其中 ,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伸展作用特征。也就是说 ,华北北部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 (陆内或板内 )成盆沉积与挤压变形的交替演化过程 ,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 ,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均占有重要位置 ,总体来讲 ,挤压作用由强变弱 ,伸展作用由弱变强。伸展作用持续的时间长 ,挤压作用持续时间则相对较短。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