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183
作者
王国彪 [1 ]
陈殿生 [2 ]
陈科位 [2 ]
张自强 [2 ]
机构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关键词
仿生机器人; 刚柔混合结构; 结构材料驱动一体化; 类生命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42 [机器人];
学科分类号
1111 ;
摘要
仿生机器人是指依据仿生学原理,模仿生物结构、运动特性等设计的性能优越的机电系统,已逐渐在反恐防爆、太空探索、抢险救灾等不适合由人来承担任务的环境中凸显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按照工作环境可将仿生机器人分为陆面仿生机器人、空中仿生机器人以及水下仿生机器人三类。指出仿生机器人经历了原始探索、宏观仿形与运动仿生、机电系统与生物性能部分融合三个阶段,并概述三类仿生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着生物运动机理研究不深,结构设计、材料应用、驱动及控制方式大多较为传统、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了仿生机器人从宏观到微观与生物都存在较大差异,"形似而神不似",远未达到实际应用程度。指出仿生机器人正向着刚柔混合结构,仿生结构、材料、驱动一体化,神经元精细控制,高效的能量转换的类生命系统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 [41] 一个微小型仿蛇机器人样机的研究
    崔显世
    颜国正
    陈寅
    林良明
    [J]. 机器人, 1999, (02) : 77 - 81
  • [42] 四足步行机器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马培荪
    郑伟红
    [J]. 机器人, 1997, (01) : 57 - 61
  • [43] Better Endurance and Load Capacity: An Improved Design of Manta Ray Robot (RoMan-II)[J] . Chunlin Zhou,Kin-Huat Low.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2010
  • [44] The OmniTread OT-4 serpentine robot - Design and performance
    Borenstein, Johann
    Hansen, Malik
    Borrell, Adam
    [J]. 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 2007, 24 (07) : 601 - 621
  • [45] Honda humanoid robots development[J] . Hirose Masato,Ogawa Kenichi.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 2006 (1850)
  • [46] The Development of Hopping Capabilities for Small Robots
    Paolo Fiorini
    Joel Burdick
    [J]. Autonomous Robots, 2003, 14 : 239 -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