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桑塔木断垒带奥陶系裂缝特征及成藏意义

被引:9
作者
杨威
魏国齐
顾乔元
杨文静
朱登朝
彭轼
不详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北廊坊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北京
[4] 河北廊坊
[5] 新疆库尔勒
关键词
裂缝; 控制因素; 成藏; 奥陶系潜山; 桑塔木;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桑塔木断垒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裂缝在油气藏的形成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和统计,发现取心段平均裂缝密度为3.3条/m,以小的半充填的斜交缝为主;裂缝主要发育2个带,第1条发育带位于不整合面之下,厚20~50m;第2条裂缝带与第1条相距约100m。通过分析化验资料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主要发育2期构造裂缝;综合分析测井、试油和构造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断裂、不整合面和岩性等因素控制。裂缝发育程度与油气关系密切,裂缝发育区域油气高产的可能性大。裂缝发育于油气大规模运聚之前,为油气成藏提供通道。同时定量分析了裂缝对储层的贡献,认为其为储层提供一定的储集空间和绝大部分渗透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1+447 +4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四川二叠系碳酸盐岩裂缝系统成因模式探讨 [J].
樊生利,童崇光 .
石油实验地质, 1995, (04) :343-350
[2]   新疆塔里木盆地艾协克-桑塔木油气区带圈闭类型及空间组合规律 [J].
岳建华 ;
康志宏 ;
韩燕英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9, (04) :316-319
[3]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 [J].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52-255
[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J].
魏国齐 ;
贾承造 ;
宋惠珍 ;
施央申 ;
卢华复 ;
李亚红 .
沉积学报, 2000, (03) :408-413
[5]   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岩心裂缝分维数及与物性的关系 [J].
杨威 ;
王清华 ;
刘效曾 ;
赵仁德 ;
王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46-48+15
[6]   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以静北潜山油藏为例 [J].
单业华 ;
葛维萍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4) :457-464
[7]   山东莱芜地区太古界露头裂缝特征及其油气储层意义 [J].
张敬轩 ;
金强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4) :371-374
[8]  
Carbo-nate reservoir model of Tahe oilfield. Wang Genjiu,Yu Gaoyi,Yang Rongjin,et al.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1
[9]  
Combine outcrop data and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al model to characte-rize fractured reservoir: an example from Wyoming. Peter H Hennings,Jan E Olson,Lard B Thompso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2000
[10]  
裂缝性油气藏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谭廷栋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