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黄土高原子午岭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
被引:20
作者:

刘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地;
土壤水分;
植被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子午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4、9、15和20 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的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杂草群落中物种分布较均匀,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加,植物种数和个体数增加,其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分属于6科9属;根系在土层中分布增多,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壤结构逐渐疏松,致使土壤容重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在0~80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从高至低依次为4 a、20 a、15 a和9 a退耕地;80~3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含水量从高至低依次为20 a、4 a、15 a和9 a退耕地;地面生物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趋于缓慢。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土壤养分背景和生产力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 129 - 135郝文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存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2] 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 872 - 877张希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弃耕地群落演替与土壤性质演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 226 - 231郝文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存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4]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J]. 林业科学, 2005, (02) : 191 - 194万雪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胡庭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贤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宫渊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 [5] 黄土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性质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 272 - 27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科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勤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系
- [6]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剖面有机质与持水性能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6) : 895 - 900周印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吴金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赵世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郭胜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路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7] 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群落演替与结构特征演化[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5) : 693 - 69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4) : 119 - 122+94赵世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周印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吴金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9]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建设的土壤水文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 339 - 344王国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常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许明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 [10]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J].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 1 - 8邹厚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