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作用对油气保存影响的研究进展——以上扬子地区为例

被引:17
作者
汪新伟
沃玉进
周雁
张荣强
李双建
袁玉松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建设作用; 破坏作用; 动态转化; 保存条件; 构造作用; 油气保存; 上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往关于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于构造运动所导致的破坏作用,而忽视了其对油气保存的建设作用。该文以上扬子地区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讨论了构造运动对油气保存的影响,并着重剖析了构造作用对油气保存的破坏与建设作用的动态转化关系。这种动态转化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从造山带至前陆盖层滑脱带,保存条件由差变好,且在盖层滑脱带,其深层构造的保存条件要优于浅层构造;在时间上的动态转化则指在多期构造作用改造的地区,控制圈闭形成的主控断层的性质具有充注断层与散逸断层相互转化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油气成藏保存条件的综合研究 [J].
李明诚 ;
李伟 ;
蔡峰 ;
孙大明 .
石油学报, 1997, (02) :44-51
[2]   上扬子地区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特征 [J].
汪新伟 ;
沃玉进 ;
周雁 ;
张荣强 ;
李双建 .
地学前缘, 2010, 17 (03) :200-212
[3]  
前陆盆地分析[M]. 地质出版社 , 陈发景等, 2007
[4]  
四川盆地构造与天然气聚集区带综合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德良等著, 2000
[5]   油气保存单元的概念与评价原理 [J].
何登发 ;
马永生 ;
杨明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1-8
[6]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 [J].
戴少武 ;
贺自爱 ;
王津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3) :195-202+209
[7]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M]. 地质出版社 , 陈发景等著, 1996
[8]   川东开江古隆起区石炭系气藏成藏机理剖析 [J].
徐国盛 ;
赵异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58-163
[9]   中、上扬子地区地质结构类型与海相层系油气保存意义 [J].
沃玉进 ;
汪新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2) :177-187
[10]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格局及成藏控制意义 [J].
倪新锋 ;
陈洪德 ;
田景春 ;
韦东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58-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