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地质结构类型与海相层系油气保存意义

被引:47
作者
沃玉进
汪新伟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质结构类型; 褶皱-冲断带; 保存条件; 中、上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野外构造剖面、地震-地质解释、钻井资料等,总结出中、上扬子地区发育单层、双层和三层结构等3大类共计11小类的地质结构类型,分5个区带剖析了区内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分带性与地质结构类型的展布特征,并简要讨论了不同地质结构的成因,认为地质结构类型差异与变形带内主控断层所滑脱的深度密切相关。不同的滑脱深度决定了该地质结构类型中区域盖层的剥蚀程度及断层对油气保存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其油气保存条件。其中,单层稳定结构、双层结构的深部构造、三层结构的中部构造因区域盖层保存完好、主控断层多为烃源断层而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川西龙门山推覆构造特征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块预测 [J].
何鲤 ;
刘莉萍 ;
罗潇 ;
吕志洲 ;
王应容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47-252
[2]   扬子板内递进变形——南方构造问题之二 [J].
丁道桂 ;
刘光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38-246+252
[3]   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 [J].
汪泽成 ;
赵文智 ;
徐安娜 ;
李登华 ;
崔瑛 .
现代地质, 2006, (03) :429-435
[4]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海相下组合与油气勘探前景 [J].
田海芹 ;
郭彤楼 ;
胡东风 ;
汤良杰 ;
沃玉进 ;
宋立珩 ;
杨志强 .
古地理学报, 2006, (04) :509-518
[5]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特点与勘探方向 [J].
肖开华 ;
沃玉进 ;
周雁 ;
田海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16-325
[6]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探讨 [J].
马永生 ;
楼章华 ;
郭彤楼 ;
付晓悦 ;
金爱民 .
地质学报, 2006, (03) :406-417
[7]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与勘探前景 [J].
沃玉进 ;
肖开华 ;
周雁 ;
杨志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11-16
[8]   中国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领域分析 [J].
李大成 ;
赵宗举 ;
徐云俊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5) :3-11+52
[9]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与盆地成生关系 [J].
刘云生 ;
杨振武 ;
陈红 ;
廖宗廷 ;
周征宇 ;
陈焕疆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3) :21-24
[10]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J].
郭华 ;
吴正文 ;
柴育成 ;
冯明 .
现代地质, 2002, (02) :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