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32
作者
汪杏莉
李宗伟
陈林海
刘晓波
谢慧波
机构
[1] 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诱变育种; 空间诱变; 离子注入; 激光诱变;
D O 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07.02.026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物理诱变技术是当今工业微生物育种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传统的物理诱变技术主要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诱变等,它们已在包括青霉素、"-淀粉酶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诱变选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数菌株在多次重复使用传统诱变源时往往出现抗性饱和的现象。太空环境、离子束、激光等是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兴起的新型诱变技术,因它们具有诱变谱广和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菌株对传统诱变源的抗性饱和等优点,而广受工业微生物育种工作者的欢迎。现就空间、离子束、激光等诱变育种技术的作用特点、诱变机理、应用及前景进行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产L-乳酸米根霉PW352特性及低能离子注入诱变高产菌株研究 [J].
古绍彬 ;
葛春梅 ;
汪青宏 ;
张洁 ;
姚建铭 ;
潘仁瑞 ;
余增亮 .
工业微生物, 2004, (01) :12-16
[2]   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在柠檬酸高产菌选育中的应用附视频 [J].
潘涛 ;
周剑 ;
虞龙 .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 (03) :42-44
[3]   N+离子注入对Aspergillussp.产原果胶酶的诱变效应 [J].
张一青 ;
陆兆新 ;
邹晓葵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5, (03) :140-144
[4]   N+注入选育黑曲霉益生菌及其突变菌株产酶条件的研究 [J].
程茂基 ;
陈丽娟 ;
蔡克周 ;
余增亮 ;
张束清 .
微生物学报, 2005, (04) :534-538
[5]   植酸酶的激光诱变改性与分离纯化 [J].
彭益强 ;
彭锟 ;
贺淹才 ;
方柏山 ;
张文珍 .
精细化工, 2005, (08) :586-588
[6]   采用He-Ne激光诱变选育速生高产茯苓菌 [J].
薛正莲 ;
潘文洁 ;
杨超英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02) :51-54
[7]   兽疫链球菌原生质体激光诱变及高产菌株筛选 [J].
滕利荣 ;
刘岩厚 ;
张佳 ;
梁冰 ;
王锋 ;
孟庆繁 ;
陈佳 ;
洪水声 ;
刘兰英 .
微生物学通报, 2004, (01) :40-45
[8]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在烟草上的研究前景 [J].
董志坚 ;
董顺德 ;
赵献章 ;
裴瑞杰 .
中国烟草学报, 2005, (02) :35-39
[9]   枯草杆菌SOD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J].
陈晓琳 ;
唐欣昀 ;
周隆义 .
激光生物学报, 2005, (03) :173-176
[10]   木霉的空间诱变效应 [J].
田兴山 ;
张玲华 ;
郭勇 ;
周风珍 ;
黄小光 ;
邝哲师 ;
潘木水 ;
李国立 .
核农学报, 2005, (03) :195-197+213